... 〔10〕关于“文”和“字”的这一解释,原出《说文解字·序目》中,原文是:“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11〕关于篆、隶、“真书”(楷书),参看本卷第105页注〔16〕。 〔12〕...
...1、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原文)-出自《晏子春秋》问篇 2、梁丘据问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对以一心可以事百君(原文)-出自《晏子春秋》问篇 3、曾子问不谏上不顾民以成行义者晏子对以何以成也(原文)-出自《晏子春秋》问篇 4、...
...《二部》 8966、二部:二:地之数也。从偶一。凡二之属皆从二。 8967、二部:亟: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8968、二部: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闲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8969、二部:亘:求亘也。从二从囘。囘,...
...6、《厦门通信(二)》原文-出自《华盖集》 7、《厦门通信》原文-出自《华盖集》 8、《后记》原文-出自《华盖集》 9、《上海通信》原文-出自《华盖集》 10、《记谈话》原文-出自《华盖集》 11、《记“发薪”》原文-出自《华盖集》 12、...
...史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别史类,四曰史钞类,五曰故事类,六曰职官类,七曰传记类,八曰仪注类,九曰刑法类,十曰目录类,十一曰谱牒类,十二曰地理类,十三曰霸史类。 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裴骃等集注又《史记》一百三十卷陈伯宣注 ...
...书 11、诸葛亮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12、二主妃子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13、后主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14、先主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15、刘二牧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
...1、《上略》原文-出自《三略》 2、《中略》原文-出自《三略》 3、《下略》原文-出自《三略》 ...
...男人的进化》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31、《新秋杂识》二(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32、《由聋而哑》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33、《登龙术拾遗》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34、《帮闲法发隐》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35、《新秋杂识》原文-出自...
...《珏部》 221、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𤤴。凡𤤴之属皆从𤤴。 222、珏部:班:分瑞玉。从𤤴从刀。 223、珏部:𨌥:车笭闲皮箧。古者使奉玉以藏之。从车、𤤴。读与服同。 ...
...《丄部》 6、丄部: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属皆从丄。 7、丄部: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从丄朿声。 8、丄部:旁:溥也。从二,阙;方声。 9、丄部:丅:底也。指事。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