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骍,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苏轼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 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
...黄楼本末。) 《送孙勉》苏轼 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 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 是时累饥馑,常苦盗贼变。 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 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 (君尝考中进士第一人。) 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 更...
...是非文殊。 《饮酒四首(此诗为秦观作)》苏轼 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 虚空为锁殒,况乃百忧身。 惜哉知此晚,坐令华发新。 圣人骤难得,日且致贤人。 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 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 客至壶自倾,欲...
...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元丰类稿 目录◎ 卷一·古诗三十六首◎ 卷二·古诗三十三首◎ 卷三·古诗三十九首◎ 卷四·古诗四十三首◎ 卷五·古诗四十首◎ 卷六·律诗七十一首◎ 卷七·律诗六十八首◎ 卷八·律诗八十首◎ 卷...
...无确考。有《真山民诗集》。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五。 真山民诗,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真山民诗集》为底本,校以清嘉庆祝昌泰刻本(有傅增湘校并跋,简称嘉庆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真山民集 目录...
...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苏轼 而今父老千行泪,一似当时初去时。 不用镌碑颂遗爱,丈人清德畏人知。 卧闻铙鼓送归艎,梦里匆匆共一觞。 试问别来愁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去时,予在江陵。) 《次韵孔文仲推...
...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 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 出处良细事,従公当有时。 《傅尧俞济源草堂(此诗亦载山谷集)》苏轼 微官共有田园兴,...
...首】 国老相随尽,家风慨独存。见夫成相业,听子得忠言。夫人长子起居昔将论事,以南迁之忧,访于夫人。夫人以当官,许焉。气节惭多士,声华盛一门。平生高义重,未易俗人论。《雅》《颂》成章早,《春秋》发论长。风规留叔向,文采似中郎。览古明兴废,临危...
...《栾城后集》第六卷(苏辙·孟子解二十四章) 〈予少作此解,后失其本,近得之,故录于此〉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 孟子则有为言之耳,曰“是不然”。 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
...元素八首(之六) 笔冻,写不成字,不罪!不罪!舍弟近得书,无恙,不知相去几里,但递中书须半月乃至也。奇方承录示,感戴不可言,固当珍秘也。近一相识,录得公明所编《本事曲子》,足广奇闻,以为闲居之鼓吹也。然窃谓宜更广之,但嘱知识间令各记所闻,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