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七·经籍考十四_文献通考

...○经仪注 ·经籍志:仪注之兴,由来久矣。自君臣父子、六亲九族,各有上下亲疏之别;养生送死,吊恤贺庆,则有进止威仪之数。唐、虞以上,分之为三,在周因而为五。周官,宗伯所掌吉、凶、宾、军、嘉,以佐王安邦国,亲万民,而太史执书以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086.html

栾城应诏集第九苏辙·进策五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应诏集第九苏辙·进策五道 民政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王道之至于民也,其亦深矣。 贤人君子,自洁于上,而民不免为小人;朝廷之间,揖让如礼,而民不免为盗贼,礼行于上,而淫僻邪放之心起于下而不能止。 此犹未免为王道之未成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24.html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我当做作家!契红德!一本小笑话!人家以为我的才学全在这里面。严肃的作家必说我是另一路人,因为我只会笑。如今的时代怎么可以笑呢?”耿济之译,译文五期。 这是一九○四年一月间的事,到七月初,他死了。他在临死这一年,自说的不满于自己...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5.html

栾城应诏集第六苏辙·进策五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应诏集第六苏辙·进策五道 君术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之事,非宰相不可尽行,非谏官不可尽言。 天下之人,谁能必至于谏官、宰相者?惟其少而学之,长而欲行之也,终其身而不当其位,不可以侵官而求尽其意。 是故士大夫之间,犹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21.html

栾城第六苏辙·孟子解二十四章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第六苏辙·孟子解二十四章 〈予少作此解,后失其本,近得之,故录于此〉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 孟子则有为言之耳,曰“是不然”。 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85.html

栾城应诏集第七苏辙·进策五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应诏集第七苏辙·进策五道 臣事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有权臣,有重臣,二者其迹相近而难明。 天下之人知恶夫权臣之为,而世之重臣亦遂不容于其间。 夫权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有;而重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无也。 天下徒见其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22.html

栾城十四_栾城

...族人之恩下比于列辟。凡轻于约身,而重于违礼,推之庶政,盖有不可胜言者矣。臣夙遭闵凶,未习师保之训,提携闵闵,若农之望岁,诱之以之乐,滋之以劝讲之良,示之以听纳之宽,导之以决断之明,久而弗忘,遂以成性。方将率德以自广,致养以鞠,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855.html

栾城十_栾城

...所为。而手诏适至,泉亦滃然而复。山中人皆曰:“诏书乃与天通耶?”辙闻之,溯阙而拜,以膺上赐。久之,乃为之,使世子孙知兹刹废兴所自,以无忘朝廷之德。政和二年壬辰九月乙卯朔六日庚申,中奉大夫、护军、栾城县开国伯、赐紫金鱼袋苏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875.html

关于<三藏取经>等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到了。 皆三浦本,成篑堂本为高山寺旧藏。而此本成篑堂藏取经刊刻尤精,书中栂字作栂,敬字缺末笔,盖亦宋椠也。雪堂校刊群书叙录 想鲁迅氏未读罗氏此文,所以疑是或为元人之作的罢。即使世间多不可思议事,元人著作的宋刻,是未必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45.html

三十二志第二十七 经籍一_隋书

...梁又有国子讲易议六宋明帝群臣讲易义疏二十齐永明国学讲周易讲疏二十六;又周易义,沈林撰。亡。 周易讲疏三十五梁武帝撰。 周易讲疏十六梁五经博士褚仲都撰。 周易义疏十四梁都官尚书萧子政撰。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878.html

共找到595,8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