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灵枢合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包括素问十卷,灵枢十卷。本书是1910年上海广益书局将明·马莳及清·张志聪二氏所注内经合编而成。故又名张马合注黄帝内经。合编时未增入新的内容。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89.htm

内经制怒方法初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两次提到“刚强多怒”,说明脏腑刚强是怒多的原因之一。灵枢·本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将“悔怒不起”作为“五脏不受邪”的条件之一,从发病学的角度反证了怒五脏的关系。 气血是怒的物质基础 内经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3.html

内经中的“六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了“六观”的思想,下面向大家详细阐述。 自然观: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4.html

两种“黄帝子孙”-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暨南大学的讲演做文与做人中说:“做文是茶余饭后的事,不必认真,……玩笑玩笑,寻寻开心”。(见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芒种半月刊创刊号所载曹聚仁林语堂先生往还的终始一文所引)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5.html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人迎对比,有时是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脉),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 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7.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史记·仓公列传记载有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石神经脉上经脉下等医学专著,由公乘阳庆、公孙光等传授于淳于意等流传于世。黄帝内经虽详于针而略于灸,标志着针灸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仅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5.htm

灵枢经原文-出自黄帝内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1、痈疽原文-出自灵枢经 2、贼风原文-出自灵枢经 3、五味原文-出自灵枢经 4、水胀原文-出自灵枢经 5、逆顺原文-出自灵枢经 6、天年原文-出自灵枢经 7、论痛原文-出自灵枢经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43.html

内经中的草木鸟兽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自然、改造自然的初级阶段。草木鸟兽之于人类,是自然赐予我们的朋友。只有热爱自然,懂得自然的语言,熟悉自然的名称,心自然同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内经的旨意趣味。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625.html

马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仲化,号玄台,一作元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对黄帝内经精心钻研,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认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九卷之说,力排唐王冰认为内经为二十四卷之误。着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以阐发之。后又撰...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47.htm

补髓养生_【中医宝典】

...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血如故。”意思是说,若做到人体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真气独立如常而不为邪气所动摇。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人体的骨骼系统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972.html

共找到574,7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