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之诰: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 1、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 2、康王之诰:太保暨...
...寖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3、说文解字之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
...二十弱冠。”言见正。何以知不谓正月也?以《礼士冠经》曰:“夏葛屦,冬皮屦。”明非岁之正月也。 3、绋冕:皮弁者,何谓也?所以法古,至质冠名也。弁之言攀也,所以攀持其发也。上古之时质,先加服皮以鹿皮者,取其文章也。《礼》曰:“三王共皮弁素积。”...
...》原文-出自《九歌》 9、《湘夫人》原文-出自《九歌》 10、《云中君》原文-出自《九歌》 11、《东皇太一》原文-出自《九歌》 ...
...》二卷 右郭忠孝撰。忠孝字立之,河南人。颇明象数,自谓得李挺之《卦变论》于陈子惠,因亟读,有得焉。靖康中,持宪关右,死于难,故其书散落大半。 书类 △《尚书》十三卷 右本古文孔安国传五十九篇。安国取序一篇,分诸篇之首,更定五十八篇。晋之乱,...
...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呜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
...《说文解字》第一卷 1、《说文解字》之《序》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一 《说文解字》第二卷 2、《茻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3、《蓐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4、《草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5、《屮部》原文-出自《...
...之相武王,犹如伊尹之相成汤,《泰誓》不言“太公相”者,彼文无其次也。且武王之时,有周、召之伦,圣贤多矣。汤称伊尹云:“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伊尹称:“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则伊尹相汤,其功多于太公,故特言“伊尹相汤”也。“桀都安邑”,相传...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
...“夷狄相诱,君子不疾。”《尚书大传》曰:“正朔所不加,即君子所不臣也。” 2、王者不臣:王者有●不臣者五,谓祭尸、受授之师,将帅用兵、三老、五更。不臣祭尸者,方与尊者配也。不臣受授之师者,尊师重道,欲使极陈天人之意也,故《礼学记》曰:“当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