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情志_【中医宝典】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合称。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意总称。黄帝内经将其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0.html

20世纪物理学发展启示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说中基不是从内经里来吗?内科不是从伤寒金匮里来吗?而且比内经伤寒金匮更完善了,怎么不可以用它们来取代经典呢?实在说,中基内经内科伤寒金匮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相差太远太远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45/8.htm

黄帝——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有熊氏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传说中原各族共同祖先,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术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又传黄帝所创之医,为医之原理,「黄帝命雷公歧伯论经脉」, 故后世称医学为歧黄之术。现存内经一书,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1.html

黄帝内经神妙世界(2)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 现代人为什么对内求这么陌生,有点不舒服,总是马上想到吃药?平常更是想不到内求。我把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1.html

黄帝内经身体观范式(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定义。在整个世界文化中,有各种各样对身体定义。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其身体观根本特征是身心一体化。 身体是一个人存在标志。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经济、民族、思想、意识、精神、地位等,但这些都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81.html

三易洞玑中的中医理论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不同藏象理论来弥补内经不足。 一为“五德三极”模式。也就是说,肺配元气,为最重要脏器;心肾配日月,为阴阳太极;胞与清肠合辰星、气海与溷肠合太白、脾胃合填星、肝胆配岁星、心包和三焦配荧惑。肺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黄道周认为肺有左右中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4.html

中医养生长寿理论是什么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趋势,正由指向疾病医学转向指向人健康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思想。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434.html

对抗亚健康应多睡午觉_【中医宝典】

...,根据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时候,也是睡眠最佳时机。因此夜晚在子时(21时至23时)以前上床,可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按照中医理论,在炎热夏天里,提倡市民睡‘子午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72.html

群经见智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三卷。恽铁樵撰。卷一首论内经之发源、成书、读法及总提纲;次述易理、太极、内经易经、五行、四时及甲子;卷二为扁鹊、仓公医案及仲景伤寒论之研究等;卷三系对余云岫灵素商兑一文所作论辨。本书对内经理论大胆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319.htm

群经见智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三卷。恽铁樵撰。卷一首论内经之发源、成书、读法及总提纲;次述易理、太极、内经易经、五行、四时及甲子;卷二为扁鹊、仓公医案及仲景伤寒论之研究等;卷三系对余云岫灵素商兑一文所作论辨。本书对内经理论大胆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13.htm

共找到1,085,3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