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十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称。指内经所论述的十二种脉象,即鼓、搏、坚、横、急、喘、躁、格、关、溢、覆。诊家正眼:“内经十二,仲景十二,凡得二十四脉,未尝非辨证之旨诀,而世皆置若罔闻,则有惭于司命之职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3.htm

脏腑篇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藏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传而不藏,故实而不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隐括灵枢/本藏素问/五脏别论两篇文)难经曰∶脏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29/96.htm

贼风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贼风 1、贼风: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歧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19.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三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未加详校,即以付刊,伪谬滋多,未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后记在线阅读

...后记又名续搜,是的续书。题为东晋陶潜(365-427)撰。所记有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其伪不可待辩。皆陶潜死后事,故疑此书为伪托,或以为经后人增益。 后记的体例大致相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69.html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2.htm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4.htm

内经评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为素问评文二十四卷(附:遗篇)和灵枢评文十二卷的合称。清·周学海评注。刊于1896年。内容全依通行本内经的编次排列。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1.htm

适度用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千金要方不可不用,也不可劳神太过。劳神太过则可伤精耗气,损害身体,故贵在适度,劳而有度,不要太过或不及,使心神始终处于和调状态,方有利健康。 ...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635.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共找到476,2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