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大便正常。清,同圊。圊,厕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有谓指大便正常者。《伤寒论条辨》卷二:“清便自调,言小便清而...
...病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因内有伏饮所致,治宜通阳利水,用五苓散。《伤寒论条辨》卷一:“伏饮内作,故外者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为格拒...
...恶寒发热,头疼、骨节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寒伤营证也。以寒为阴邪,故直伤于营分,营伤,所以腠理固闭,无汗而喘,身疼、骨节痛,而脉不柔和。”关于寒伤营证,方有执、喻嘉言又在前人基础上有所补充(详见《伤寒论条辨》及《尚论篇》)。...
... 方中行出,着《伤寒论条辨》,削去伤寒序例,反谓叔和为仲景之罪人,于是仲景之广义《伤寒论》,一变而为狭义《伤寒论》矣。其所以削去伤寒序例者,无非欲于温病另辟蹊径耳。继方氏而起者,则有吴又可《温疫论》之伤寒例正误,清 喻嘉言《尚论篇》之驳正...
...病,故发热,恶寒,身疼痛也。”《伤寒论条辨》卷三:“中风者,单只卫中于风而病也;伤寒者,单只荣伤于寒而病也;若风寒俱有而中伤,则荣卫皆受而俱病。”此说后世医家颇有异议。...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长.证以经谊.参以阅历.迟之数年.作白喉订正论一卷.呈政于蛰庐主讲.主讲曰.是论虽详.然头绪繁多.篇幅长冗.恐阅者未易贯彻.盍仿吴鞠通氏着温病例为白喉条辨.庶几纲举目张.作者既易于发明.阅者复易于寻绎.余曰.善.退而作条辨一十五条.稿既脱....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