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_一、医者意也临床思维的意义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会毫芒即乖。许胤宗说:医特意耳,思虑精而得之。意乃精湛的思虑而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也说: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于心精。意思是说诊察疾病必须谨慎细致地观察人体脏腑阴阳的偏胜、逆情况,专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7-1.html

可除_【中医宝典】

...明代有个铁脚道人在霞外杂俎这本书中有一处方,名叫和气汤二字。服用方法是将两味和匀,用不语送下,可治一切客气、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他说:此方先立以忍,可免一朝之岔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11.html

周易天癸_【中医宝典】

...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表明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策动万物的特性,成为创生万物的根源,代表人的先天。是十天干最后一,与壬同属水。宋·京图撰滴天髓云:癸水至弱,达于天津。得龙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77.html

伤寒或寒或热辨_医经溯洄集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由是伤寒汗.经直言热病.而不言寒也.经言三证者.邪热.在脏.在里.以脏与里.为.当下热者也.素问论伤寒热病有二.篇名曰热.竟无寒理.兼素问并灵枢诸篇.运气造化之理推之.则为热病.诚非寒也.观守真此论.则伤寒无问在表在里.与夫三阳...

http://qihuangzhishu.com/884/7.htm

_虚损类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之五损论将该病的着眼于脏腑、组织。元·李东垣之脾胃论,治疗虚损以中气虚下陷立法,可见其重视中焦脾胃对本病的影响。清·李士材机沙篆谓: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天一之元,土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8.htm

太阳机条文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而表章之。机就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我们何处去发现这个因素呢?就这个脉证中去发现。所以,柯氏机就用这个至当的脉证来表章。查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3月版的伤寒来苏集,脉证它用的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45/99.htm

对冬夏治理论的再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养阳是指导养生保健的;补阳是为了祛疾治病的。 ●夏天周围环境气温高、阳气盛,有助于养阳、补阳的实现。这就是冬夏治疗效显著的根本原因。 对于冬夏治的理论,几年前笔者曾太阳解时的角度予以探讨(见中国中医药报2005...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54.html

外感说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仲景伤寒论亦论伤寒而兼赅风、火、湿、燥、热,并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列出六经的病情提纲。大抵热论三阳经证候,是伤寒论的太阳证,热论阴经证候,是伤寒论的阳明承气证,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9-14.html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证系统那样有着明确的层次阶段的含义,三阳之间并不一定依次逐一传递。()因证立方、见证用方的论治原则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相当灵活。三阳每一都可有多种不同的证候表现,而同一证候表现又往往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中。然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4.html

帛书五十二的十宗_【中医宝典】

... 1.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验方集,其成书早于葛洪要早八百年。 5.它反映了祖国医学中最早期的辨证治疗思想,:冶白蘞、黄耆、芍药、桂、薑、椒、茱萸,凡七物。骨疽倍白蘞,肉疽倍黄耆,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大撮一入杯酒中,日五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42.html

共找到696,5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