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孙鼎宜编撰。初刊于1932年。共六种:伤寒章句伤寒读本难经章句明堂孔穴(附针灸治要)、脉经钞医学三言。现有1936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75.htm

辨少阳脉证并治_伤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少阳之为,口苦,咽干,目眩是也。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则(言严)语,烦躁,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本太阳,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3-17.html

百合十四条_仲景伤寒补亡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之百合治百合病者.与神农经主治不相当.自古莫能晓其义.是以孙真人言.伤寒.自古有之.前古明贤.多所防御.至于仲景.时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不能钻仰.此亦未能钻仰之一也.古人以孙真人之智犹如此.况乎后之来者.然百合须百合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73/66.htm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原文-出自二心集_【鲁迅全集】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版本 ——寄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社编辑先生: 这一封信,不知道能否给附载在中学生〔2〕上?事情是这样的—— 中学生新年号内,郑振铎〔3〕先生的大作宋人话本中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4〕,有如下的一段话:“...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31.html

明理续序_伤寒六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刘公所驳,似为大阙,后人无议为也。且仲景之书,流传既久,鱼鲁实多,微辞奥旨之互见。残简断篇之后,先朱公既未知其文,又不知其证候。然自汉魏以来,高人逸士所着,不传于今者,何可胜数。因出示诸书,曰郭白云伤寒补亡、庞安常、韩 和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iushu/700-5-0.html

伤寒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二卷。宋·许叔微撰。许氏深研仲景学说,历述伤寒七十二证证治,阐解某些伤寒证候的用药法,并扼要地辨析了伤寒、中风、风温、温疟等的脉证,不乏个人新见,常给人以启发。现存元、明、清几种刻本及十万卷楼...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69.htm

伤寒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二卷。宋·许叔微撰。许氏深研仲景学说,历述伤寒七十二证证治,阐解某些伤寒证候的用药法,并扼要地辨析了伤寒、中风、风温、温疟等的脉证,不乏个人新见,常给人以启发。现存元、明、清几种刻本及十万卷楼...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65.htm

齐鲁历代名医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张仲景伤寒一书,使之流传于今。 徐熙(生卒年不详) 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字仲融,东莞姑幕(今山东莒县)人。曾任濮阳太守,以医名于世。其后裔有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之才等7世12位名医,在中医学术传承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59.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个加减方,重集于第10卷之末,等等。 二、素问玄机原 素问玄机原,刘完素撰,一卷,刊于1186年。现主要版本刘河间伤寒三书本,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注释本等。该书十分重视运用五运六气,盛衰胜复等理论,分析阐发人体发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6.html

医学渊源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医者以方药为重,其于天地阴阳,经络脏腑之道,及针灸术,往往不甚考求。而治病之法,从此一变。唐宋以后,相寻弥甚,至元之刘河间、张洁古等出,未尝不重内经之学,凡必先叙经,而后采取诸家之说,继乃附以治法,似为得旨。然其人皆非通儒,不能深通...

http://qihuangzhishu.com/160/102.htm

共找到516,1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