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谗"的意思_汉语字典谗的解释

...谗焉。——诗·唐风·采苓序 安帝信谗,无辜死者多。——后汉书·五行志 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洎李牧以谗诛。—— 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谗箭(谗言伤人像箭那样,它既锐利又难以防备);谗阅(互相...

http://hanwen360.com/x/8C17.html

自叙_伤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言者,所以在意也。素问雷公曰:臣治疏愚,意而已。仲景伤寒,其言奥赜(奥赜 精深蕴秘。“奥”,犹深也。“赜”,谓幽深难见。),其意昭明,解言则难,意则易,其意了然,其言无用矣。筌(筌 捕鱼竹器。)所以在鱼,得鱼者必忘其筌。蹄(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uoyi/1295-3-0.html

鹊桥仙·誓赏析_【古诗文大全】

...?”脱空,是指说话不老实、弄虚作假。宋代吕本中东莱紫微师友杂记:“刘器之(安世)尝论至诚之道,凡事据实而言,才涉诈伪,后来忘了前话,便是脱空。”“脱空”当是宋人俗语,她借此讽其所爱之人的殷殷的盟誓之言是念的一本扯谎经,不过是骗她而已。...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526.html

老子他第二章: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乐经:“感于物而动,故形为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前与后,本来是相随而来,相随而去,没有界限的,无论是时间的或空间的前后,都是人为的界别。它的重点,在这个相随的“随”。前去后来,后来又前去,时空人物的脚步,永远是不断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洎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洎"的意思_汉语字典洎的解释

...(形声。从水,自声。本义:往锅里添水) 同本义 [pour water into a pot] 洎,灌釜也。—— 洎镬水。——周礼·士师。注:“增其沃汁。” 水而洎之。——史记·封禅书 市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

http://hanwen360.com/x/6D0E.html

城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城"的意思_汉语字典城的解释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city wall]。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

http://hanwen360.com/x/57CE.html

古人并不纯厚原文-出自花边文学_【鲁迅全集】

...见论语·为政。 〔6〕文选参看本卷第326页注〔9〕。一九三三年九月,施蛰存曾向青年推荐文选读了“可以扩大一点字汇”,可以从中采用描写“宫室建筑”等的词语。 〔7〕平斋文集宋代洪咨夔著,共三十二卷。洪字舜俞,浙江於潜(今...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27.html

苏轼的家庭_文学家_【文学360】

...祖父: 苏序 父亲: 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作名二子说明替儿子命名的来由。 母亲: 程夫人,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十八岁时嫁时年十九岁的苏洵。婚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苏轼一生思想深受母亲影响。 兄弟姐妹: 史书记载苏洵与程氏共生有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40.html

柳宗元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时封建论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164.html

六国论赏析_【古诗文大全】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82.html

共找到548,6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