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 对未延宣室,文尝荐《子虚》。书方就绵蕝,奠已致生刍。故国悲云栈,英游负石渠。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 ○其二 族本西州望,来为上国光。文章追典诰,议论极皇王。美德惊埋玉,瑰材痛坏梁。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 ○曾公亮 立言高往古,...
...苏氏之先自昆吾以来,其最显者司寇忿生,三代之事,其闻于今不详,周公作《立政》而特称之,以教太史。其后周室衰,司寇之子孙亦曰苏公,遭谗作诗以刺暴公,名曰《彼何人斯》。惟此二人,见于《诗》、《书》,是以其传至今。自苏氏入秦而平陵侯建、典属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
...参稽,或亦可以备残缺焉。 一、梁萧氏方等《三十国春秋》、魏崔氏鸿《十六国春秋》、宋刘氏恕《十国纪年》等书,皆分纪列传,体拟正史。西夏事散见诸史者,不过朝贡、攻伐数大端,即历朝《一统志》、陕甘新旧《通志》、绥灵宁夏各州卫志,自拓跋启疆,职方失...
...书画。尝谓右军曰:“吾诸事不足道,唯书画可法。”晋明帝师其画,王右军学其书。(出《尚书故实》) 王慄,王羲之的叔父,擅长书画。一次王慄对王羲之说:“我所做的一些事情不值得一提,唯有书与画可供他人学习效法。”晋明帝司马绍学习过王慄的绘画,...
...《几策·审势》苏洵 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远者至七八百年。夫岂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益其子孙得其祖宗之法而为据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商之尚质,周之尚文,...
...《史论·三子知圣人污论》苏洵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吾为之说曰:污,下也。宰我、子贡、有若三子者,其智不足以及圣人高深幽绝之境,而徒得其下者焉耳。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由百世之后,等百世...
...李煜(九三七年——九七八年),即李后主,五代南唐国主。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国亡后为宋所俘,后被毒死。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书述》言书有七字法...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
...。幸同里张铁庵收得藁本,与裔孙世澧复取他书,补之附之,颇为完备。即征引书目五十种,东山自著书十一种,近日见不及半。盖粤匪未乱之前,旧书尚易得也。《学园集》又无传本,则此谱急宜单行。惟稿本传钞,讹脱尚恐不免。岁在柔兆执徐三月上巳。吴兴刘承干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