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社会竞争的加剧,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心理同样健康,才能有美好人生。为了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在关心身体健康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编者按】有“国内学术打假第一人”之称的方舟子,最近对保健品又开了一炮。在新书《科学成就健康》里,他指名道姓地揭露了20多种常见虚假保健品,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甚至发生了“被人跟踪,收到恐吓信”的事。而这一切都没动摇方舟子“炮轰”到底的决心...
...也大同小异。”庄礼兴透露,通过临床大量样本的研究,他们发现,对前来就诊贴药的患者进行“虚实”证候区分,更能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效果更好。 “今年,我们将对部分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严格把关,区分其‘虚实’,做好...
...本报吉林市电孙凌阶老先生经过30年的苦心钻研,终于研制出了“中西合璧” 的改良药方,并且获得国家专利。8月2日,年事已高的孙凌阶老先生拿着专利证书找到本报,希望寻找有识之士,让更多的人受益。 孙凌阶介绍,“1977年开始,我就琢磨着能不能...
...11月24日,在“中药合理应用与中药流通创新发展2007南方中药港国际论坛”上,专家提出了一条中药质量监控的全新思路—— “中药应‘接轨’生物制品的质量监控模式,而不应‘吻合’化学合成药的质量控制模式。对于中药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讲,生物...
...的饮食禁忌,中医非常强调这一点,民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实践证明,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忌口”是有一定道理并颇为讲究的。 服中药时的饮食禁忌包括病症食忌和服药食忌。病症食忌是根据...
...科研经费几乎100%地投入到植物研究和按病名对中药进行提取开发上。加上不懂中药的医生,不辨证使用中成药,造成严重后果,如龙胆泻肝丸一案,没有认识到“药之害在医不在药”,造成中医药贬值。 中医医院“西化”导致中医药人才“西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名医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效与不效,全在于此。”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很重视汤剂的煎煮和临床效果。笔者认为,中药汤剂要达到中医临床治疗效果,与其煎药用水、器具、加水量、温度、时间有着密切的...
...品牌对哈药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制作一则广告,而在于让媒体讨论你的品牌。” 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说:“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
...尽管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研制品种的数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但是,其申报数量仍较少。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网上公布的中药新药受理数据统计,在2003全年、2004全年、2005年(1~9月),占整个申报数量主导地位的剂型是口服“三剑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