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剂量用药治疗疑难危重症的新篇章,实为还原经方本源剂量的承前启后之作。200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仝小林教授承担了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更将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他和同道们历经两...
...《活人心法》、梁玉瑜《舌鉴辨正》(1891刊),辑为舌诊之集大成书,乃更为全备。四诊的其它方面,进步不如望诊显著,多为承先启后之著,但某些方面得到强调。例如喻昌之《医门法律》,有“闻声论”,强调呼吸的观察,对于掌握病情进展变化十分重要。石芾...
...在近代史上,傣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10多种烈性传染病进行了防治和根治,驱散了笼罩在傣族及其他民族头上的乌云,赶走了“瘴气”的阴影,使这个有名的“瘴疠”之乡获得了生机,摆脱了死亡的枷锁,从而结束了“10个鸡蛋换一片...
...名医张灿岬教授却玩得潇洒、玩得精彩!落座后,张老首先关切地询问了我的学习情况,而后我们聊起了时下比较尖锐的“中西医之争”的问题。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大师提及于此,没有显出一位八十高龄老人的固执,反而有着清醒的见解,他的一番话给我这个初涉医途的...
...有了自己的医药。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土资源》第一节推断的时间来看:“当补腊萨哈”(橄榄时期),相当于前536年(距今2520年以前)傣族便有了民药。据我国《逸周书·王会解》的记载,傣族医药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印度医药学的...
...《难经》等有关针灸的章节,重加编次、整理、删繁、解释,而成“针灸节要”,并辑集《铜人》《明堂》《子午》等相关内容,再掺入自已学术见解,名曰《针灸聚英发挥》(亦称《针灸聚英》),使针灸理论更臻完善。后有高志斋,承其业,亦精医,著有《灵枢摘注》...
...,这是《医林掌故》一书的显著特点。纵观全书,它的立意是明确的——让文化普世,为医学添彩;它的主题是集中的——传文化之道,播医学精神;它的爱憎是鲜明的——扬仁爱之情,鞭陈腐之气。 这些掌故,编织的是灿烂的中医历史。《礼记》中的“茹毛饮血”,...
...湖北恩施咸丰县失传70余年的土家族民间名医遗著《玲珑医鉴》原始手抄本,经湖北民族学院赵敬华教授等校注,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湖北民族学院与湖北恩施州卫生局联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土家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阶段性成果的展现,...
...辨证论治七讲》一书。他在研究总结《内经》病机理论、吸纳历代辨证论治体系诸要素的基础上,对辨证论治的概念、内容、步骤和方法等作了全面系统论述,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新设计和新模式——“辨证论治五步法”。这五步是:第一步按脏腑经络辨“病位”;第二步以...
...春秋时已露端倪,而到战国时则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1、病因学说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春秋时秦国著名医生医和为晋侯治病提出:阴、阳、风、雨、晦、明等六种天气现象的太过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医和的“六气”病因论开创了中医外感病因学说的先河,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