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分析中的注意事项为了正确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标记手段在恶性淋巴瘤诊断,分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应注意下列问题:①免疫细胞化学在恶性淋巴瘤分析中应紧密结合组织学改变,有目的地选用高效、广谱的抗体,淋巴瘤常用标记抗体见表12...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检测已成为肿瘤临床诊断新一代的标志物。正常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是由两大类基因调控的,一类是正向调控信号,主要是起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并且阻止其发生终末分化倾向,癌的基因起着这一方面的作用,另...
...前期,少有进入临床Ⅰ期或Ⅱ期试验。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基因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关于胰腺癌的基因治疗,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基因治疗的靶目标有多种,较新的一种方法是靶向细胞循环的过程,如应用P21...
...连锁分析获得物理图的位置有助于遗传作图,同时通过连锁分析(部分有减数分裂的交换)又能指导物理作图,使基因定位更为精细。1.连锁分析检测基因突变指导遗传病的诊断 通过遗传连锁图可以在缺少任何生化或分子性质信息情况下对遗传病进行诊断。例如应用...
...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抗肺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Hittelman 等对225例既往大量吸烟者进行了一项双盲肺癌预防试验,受试者随机分别接受分期3个月的每日一次口服9-顺式维A酸(100 mg)、13-顺式维A酸(1 mg/kg)和维生素E(1200...
...中的衰减子结构及其调控示意图在色氨酸操纵元Ptrp-o与第一个结构基因trpE之间有162bp的一段先导序列(leadingsequence,L)实验证明当色氨酸达一定浓度时,RNA聚合酶的转录会终止在这里。这段序列中含有编码由14个...
...黄曲霉毒素B1在食物中的污染水平与肝癌的发病率有关。但这些地区同时也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在HBV感染与黄曲霉毒素B1污染之间的关系方面,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B1的致突变作用是使肿瘤抑制基因p53发生点突变而失去...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近交系动物首先应用于遗传学研究,以后又为肿瘤和免疫学家所重视。在肿瘤的研究工作中应用最广泛,培育的品系也最多,对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实验治疗和新抗癌药物的研究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近交系动物的建立已受到世界各国医学...
...。因此,正在应用苄丙酮香豆素治疗的病人,应用维生素E可能导致出血。有人报道,维生素E长期大量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视力模糊、皱裂。唇炎、口角炎、胃肠功能紊乱。在小儿导致脱水,在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闭经、性功能紊乱等。2.相互作用(1)...
...阿胶、复方阿胶浆直接进行小鼠体内抑瘤和延长生存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方阿胶浆抑瘤率分别为75.48%、52.15%、33.5%,超过了国家抗癌新药研发立项抑瘤率不低于30%的抑瘤作用指标。在延长生存期的实验中发现,复方阿胶浆能明显延长携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