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 鉴别 婴儿期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①血清IgG很低,而IgA和IgM正常。 ②外周血中B细胞计数正常。 ③淋巴结活检虽缺少成熟浆细胞,但有浆细胞样淋巴细胞。 ④一般不超过18个月即可恢复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 正常5~9月龄...
...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rolymphocytic leukemia,PL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以中老年为主,一般在50岁以上,多见于男性,属于一种起源于B或T细胞的外周...
...中B淋巴细胞也具有合成大量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2)自身抗体:由于B淋巴细胞多克隆的增殖,因此本病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①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它们与干燥综合征密切相关,也可出现在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均属IgG型...
...免疫球蛋白D 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含量很低,可作为膜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其作用可能是参与启动B细胞产生抗体,其功能也与某些自身抗体和抗毒素抗体有关,如抗核抗体、抗基底膜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白喉类毒素抗体,破伤风类毒素抗体等有关。...
...IL-4是Ig重链基因类转换的主要调节因子,能促使B细胞表达和分泌IgE。此外,IL-4还能诱导B细胞表达低亲和力Fc受体。②象IL-2一样,IL-4也是CD4+T细胞的自分泌性生长因子;此外,IL-4还能促进Tc细胞的活性。③IL-4不能...
...粘附分子表达数量的改变是粘附作用调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粘附分子构型改变与表达数量的增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过程,两者可能同时存在,共同完成对粘附作用的调节。如淋巴细胞活化后不仅粘附分子构型改变导致亲和力增加,同时也伴有粘附分子数量的增加。...
...未感染的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作用。如果病毒进入体内,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都具有攻击和破坏被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见第167节)。淋巴细胞有两种主要类型:即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当机体受到病毒攻击时,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发育成熟为辅助T...
...免疫反应或是其他。以下证据支持疾病发生更可能是一种自家免疫过程: ①已知被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的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白介素-2受体并产生各种淋巴因子; ②葡萄膜炎患者前房内可用PCR方法检测到感染的淋巴细胞; ③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患者...
...B淋巴细胞表面有Fc受体,能与免疫球蛋白(lgG)的Fc段结合,因此用抗体致敏的牛红细胞或鸡红细胞与B淋巴细胞混合,可见B淋巴细胞周围粘附有牛红细胞或鸡红细胞,经染色后,可见红色的牛红细胞或鸡红细胞与中央的蓝色淋巴细胞组成玫瑰花瓣状,形成...
...重要作用。90%的AML病人中至少表达CD33、CD13、CD15、CD11b和CD36中的一个。有些髓系抗原也表达于幼稚淋巴细胞上,因此也不能仅根据免疫表型来作诊断,4%~25%的ALL可表达至少1个髓系抗原,11%~28%的AML,同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