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至1.5米,药用根茎,其主根圆柱形,黄褐色,梢木质化。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的功能,在中药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年出口量大。 一、选地整地:黄芪适应性强,比较耐寒耐旱,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不宜...
...黄芪播种后3~4年即可采收,但质量不及5~6年生的好。收时将地上部分割掉,在畦的一边开沟,将根刨出,晒干备用。注意不要将根折断。 ...
...目录 《太平圣惠方》糯米黄芪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圣惠方》:糯米黄芪饮【处方】糯米30克 黄芪15克 川芎5克【制法】将糯米、黄芪、川芎加水1000克,煎至500克,去渣即成。【功能主治】调气血,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用法...
...早泄是指性交时间极短即行排精,甚至性交前即泄,以致不能进行正常性交的一种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以肝经湿热、阴虚阳亢、肾气不固,心脾虚损为多见,临床常用的较为有效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栀子9克,泽泻...
...~15 mm,先端有短喙,基部有长子房柄,均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野生或栽培。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2. 膜荚黄芪 别名:山爆仗(山东),箭杆花(陕甘宁)。 Astragalus...
...消化不良、便溏泄泻。以及气虚所致的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等症。女人常食可美容润肤。 [按语]黄芪益气补阳、摄血行滞、固表止汗。将其同鲫鱼合食,可补气健胃、美容抗衰。...
...本报讯 (记者张波 通讯员乔二龙)3月23日,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领导组副组长周然,山西中医学院及省内部分制药企业相关人员,来到朔州市应县就发展黄芪的品牌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动山西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减,并觉有温热感,活动后较前轻松,余症俱轻。原方黄芪、白芍减为20克,桂枝、姜黄减为12克,复服10剂后,诸症消失,右肩关节活动正常。 本例辨证属气血虚弱,抗寒力差,寒邪痹着于肩关节所发。故用《金匮要略》中补气血通阳行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黄芪苦酒方主治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不渴,状如风水,汗水沾衣色黄如药汁,脉自沉。此由汗出入水中浴,水入汗孔,从外而得之。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不利而引起汗液处泄的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汗证又可分为自汗、盗汗、战汗、绝汗...
...【原料】嫩母鸡1只,黄芪30克,精盐5克,料酒15克,葱、生姜各10克,味精、胡椒粉适量。 【制作工艺】鸡宰杀后,去毛,剁去爪,剖去内脏,洗净后先入沸水锅内焯至皮伸,再用凉水冲洗,滤干水待用。黄芪洗净,切成6-7厘米长的段,每段再对剖成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