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二十章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一般人。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2.html

老子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正事,你这不点儿大小东西,也要来打岔。” 【示例】:巴金憩园十二:“你敢动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酱不姓赵!”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老子这张嘴么,就这样,说是要,吃也是要吃。” 5、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教创始人。姓李名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评析

...原则,用慈进攻可以得胜,退守则可以坚固。如果上天要救护谁,就用慈来保卫 “俭”内涵有二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与这里“俭”是相同含义。俭即是啬。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出关“关”-出自且介亭杂文末编_【鲁迅全集】

...海燕读后记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一日上海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第二十一期。 〔12〕太炎即章太炎,参看本卷第107页注〔30〕和本书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注〔2〕。诸子学略述评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学说著作,其中论及老子出关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54.html

老子第四章:山人自有妙计_道家_【文学360】

...大概肃宗也认为天下已定,就准退休,赏赐隐士服装和住宅,颁予三品禄位。 另有一,李泌见到懒残禅师一段因缘,是在避隐衡山时期。总之,“天道远而人道迩”,仙佛遇缘传说,事近渺茫,也无法确切地考据,存疑可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6.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九章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杨兴顺:“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斗争。‘天得一以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1.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评析

...因此,老子道德经里就不能不提出自己见解。这个“以奇用兵”之计,不是为昏君、暴君出谋划策,而是为弱者、为正义之师设想 再说第二层意思。老子“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附录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关系_周易注

...成为儒道学派划分依据。王弼玄学思想创建出发点就在于自觉地超越了学派人为设定,而去追寻天人关系至理:"夫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至理是相通,惟一。如果是某一学派专有,就不会是至理。 王弼治老学、易学是因为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3.html

老子·道经·第一章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哲学范畴——“道”。道属性是唯物还是唯心?这是早已存在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始安秋日鉴赏_【古诗文大全】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唐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而将贬至钦州(今广西钦州市)。这是第二次被贬岭南。始安秋日这首诗就是前往钦州途经桂林时所写旧唐书“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播远近。”始安...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839.html

共找到1,177,1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