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抄“灵枢”引_《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生子曰∶余惟医以《灵》《素》为祖,但其书出秦火之后,断简残篇,几至散失,虽命世之才如秦越人、淳于意、张、华诸公,延医称神奇者,亦未之训释。至启玄子,始于《素问》掇摭成卷,门分章析,引类注明,厥功亦伟矣。而偏执局曲之夫,尚吹毛索疵,妄加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742-6-20.html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9.htm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2.htm

详注灵枢素问伏气化温诸条_《温热逢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论疾诊尺篇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金匮真言论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诒按∶冬令受寒随时而发者为伤寒,郁久而发者为温病。就温病言,亦有两证∶有随时感受之温邪,如叶香岩、吴鞠通所论是也;有伏气内发之...

http://qihuangzhishu.com/813/3.htm

《难经》与《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灵枢》有不同,《素问》、《灵枢》本身亦可以有不同,即在一篇之中,亦可以说法迥异,这在古书是常见的现象,不足为怪。今本《内经》以外,古之医经,号称《内经》的叉不止一家(见救志),甚至于《素问》和《灵枢》是不是《黄帝内经》,亦还是个问题。因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6.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3)医学理论的形成_【中医宝典】

...医学理论的形成 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医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日益丰富,一些重要的医学典籍相继问世。其中《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伤寒杂病论》。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素问》流传到唐代时已残缺不全。唐朝太仆王冰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增补了第七卷中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0.html

黄帝内经的脏象学说_【黄帝内经】

...最终达到了指导临床的高度。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正如《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也。” 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脏腑又由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组成。五脏...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4.html

医门经论_《医学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神农本草曰《本经》,黄帝灵枢素问曰《内经》,皆圣经也。仲景先师,着卒病曰《伤寒》,着杂病曰《金匮》,此贤论也。医门圣经、贤论,犹儒者之五经、四书也。故医门经论,乃医学正传,其余《难经》、《脉诀》及后人一切方书,皆逐末亡本,肤浅不经,...

http://qihuangzhishu.com/858/6.htm

明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寸是穴。”④古代帝王宣政之堂。《素问·着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740.htm

杨上善(585-67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隋唐间医家。其里居欠详,尝先后任隋太医侍御、唐太子文学、太子司仪郎。精于医,诊疗无不愈。于《黄帝内经》深感兴趣,研究颇深。尝效法皇甫谧,对《素问》、《灵枢》加以重新编排、注释,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为最早之《内经》注本,有甚高之文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009.htm

共找到33,4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