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分类初探_【中医宝典】

...摘要:《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518,722,1100. [3]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18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赵含森 刘红旭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49.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伪托者亦误也。《汉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初无《素问》之名,后汉·张仲景《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士安《甲乙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卷之数合,是《素问》之名,实起于汉晋之间,故其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四_《石室秘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今上戊辰二月花朝后三日,远公陈子。将岐天师《石室秘录》请于余,余读之惊异,叹医道之神而奇也。夫医至起死奇矣,而兹编实不止此。其文肆而醇,其意深而旨,乃性天之学,非刀圭之书也。陈子学博天人,理通鬼神,人得此编之秘,何患医道之不入于化乎。而...

http://qihuangzhishu.com/638/5.htm

运气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元纪大论林亿曰: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无第七。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谥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23-10.html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语译通俗而准确,按语亦较恰当。是颇有影响的语译注释本。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8.htm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语译通俗而准确,按语亦较恰当。是颇有影响的语译注释本。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3.htm

高保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学家。熙宁(1068-1085)年间为朝奉郎国子博士,太子右赞善大夫。精通医学,深明方药病机,曾在校正医书局任职,参加校正《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医书。神宗尝下诏赐绯鱼加上骑都尉。...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46.htm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黄帝内经》简介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neijing/index.html

中医的生命智慧——读《<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_【中医宝典】

...、生命之学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和研究《黄帝内经》的内涵和养生智慧,指导人们生活,使之为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中医药工作者的职责。由张焱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是这一方面的创新之作,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15.html

选按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少阳所至为炎暑"。《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当暑气行令之时,人感其气而为病,则为暑病。张景岳:暑即暍也。诊治之法,雷氏分辨较详。叶香岩"暑必挟湿"之论更深为中肯。...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70.htm

共找到34,4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