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3.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伪托者亦误也。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初无素问之名,后汉·张仲景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士安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汉志十八卷之数合,是素问之名,实起于汉晋之间,故其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2-2.html

黄帝内经的传说_【黄帝内经】

...黄帝外经失传,至今没有找到的原因吧!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3.html

黄帝内经中的暑天养生防病_【中医宝典】

...□ 邓书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尹新中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会发作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991.html

医祖岐伯万世流芳_【中医宝典】

...岐伯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始祖,而黄帝内经(又分素问灵枢经二书)从文字载述,主要是"黄帝问、岐伯答"的内容,当然,内经全书所反映的是黄帝(轩辕氏)六位大臣、医学家的问答,其中素问涉及到三位,如天元纪大论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00.html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素问灵枢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其成书年代一向有争议,大约是战国至秦汉的作品。成书时间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黄帝内经是“三坟之书”其中之一,认为是黄帝所写,但黄帝...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4.html

养生看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李文)2008年图书排行榜的前列几乎全被养生书籍占据。当大家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简单却又神奇的养生知识吸引时,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来自中医。 曲黎敏十年前就应一家出版社之邀把黄帝内经翻译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1.html

黄帝内经中的暑天养生防病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55.html

古书黄帝内经_【黄帝内经】

...治疗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6.html

第四十三回 帝尧初番见许由黄帝问道广成子_上古秘史

...后期,许由上岸,仍旧徒步芒鞋飘然而去。当下羲叔就向帝尧道:“ 如今虎林山可以不去了,一径到三苗国去吧。”帝尧道:“是。 ”赤将子舆道:“前面离黟山不远。这座黟山,是当初黄帝群臣在此修炼成仙的地方。便是野人,亦曾 在此随侍多年。那山上仙草灵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3279.html

共找到574,7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