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麻风病接触史,慢性病程,全身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损害,病变都位分泌物或活检,找到麻风杆菌即可确诊。晚期麻风须与结核、梅毒相鉴别。 鉴别 晚期麻风须与结核、梅毒相鉴别。...
...轻粉,以防药病和变病;重视预防,在世界梅毒治疗史上首创减毒砷剂疗法,写下防治梅毒光辉的一页。(二)麻风 麻风一词,首见于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但未作解释。沈之问《解围元薮》始作出系统阐述。沈氏此书与薛己《疬疡机要》及清代肖晓亭《疯门全书...
...证名。指麻风病危重时之五种表现。见《疠疡机要》卷上。又名五不治。即皮肤麻木不仁,肉死针刺不痛,血死溃烂无脓,筋死肢节脱落,骨死鼻柱坏陷。...
...『标本采集』取静脉血2ml,注入试管中送检,不抗凝。『正常值范围』阴性反应或凝集效价为1:32以下。『临床意义』梅毒病呈阳性,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结核,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热等也可呈阳性。...
...『标本采集』取静脉血2ml,注入试管中送检,不抗凝。『正常值范围』阴性反应或凝集效价为1:32以下。『临床意义』梅毒病呈阳性,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结核,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热等也可呈阳性。...
...麻风专着。四卷。明·沈之问辑于1550年。内容有麻风病的病因、三十六风、十四癫及其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剂等。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的辨证和治疗,载方249首。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麻风专着。四卷。明·沈之问辑于1550年。内容有麻风病的病因、三十六风、十四癫及其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剂等。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的辨证和治疗,载方249首。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节爆竹、燃草具有辟除病魔的含意。全家饮椒柏酒,是为了预防百病,增进人体健康,并给节日增添欢乐气氛,有的喝桃汤,也是为了防病,后被屠苏酒所代替。 正月十五元宵节起源子汉武帝时,汉武帝患病不愈,上郡有一巫师能治病,被诏入宫行...
...证名。指麻风病出现这五种危重证候。出《外科正宗》卷四。该书认为大麻风之发,“心受之先损于目,肝受之面发紫泡,脾受之遍身如癣,肺受之眉毛先脱,肾受之脚底先穿,又为五败症也。”亦称五损症。...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麻风病 具有特殊的皮肤损害,查麻风杆菌阳性等可与本病鉴别。 2.腓骨肌萎缩症 本病发病年龄较进行性肥厚性间质性神经炎大,以下肢远端肌肉萎缩为主,在股中下1/3交界处以下变细,呈“仙鹤腿”,周围神经一般不肥大,可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