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防暑_【二十四节气】

...防暑驱热的凉具,再演变为戏曲用具。周代就有扇风取凉的羽扇,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长柄扇。民间的扇子因地而异,有芭蕉扇、蒲扇、羽扇、绢扇等,唐代以后才出现了纸制折扇。 古代的卧具则普遍利用各种纤维质料制成的凉席,如苇席、籘席、竹席、象牙丝编制席(...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199.html

导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导引者。《庄子·刻意》晋·李颐注导引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起源于上古,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画《导引图》绘有四十余种导引姿势及术名。《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唐·...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415.htm

拔罐疗法概述_【中医宝典】

...「概述」 拔罐疗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郁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63.html

拔罐疗法的发展历史_【中医宝典】

...先秦时期 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87.html

[针灸]拔罐疗法_【中医宝典】

...「概述」 拔罐疗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郁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03.html

拔罐疗法(3)_【中医宝典】

...「概述」 拔罐疗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郁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25.html

冬病夏治 养“阳”防病_【中医宝典】

...”是在夏天或长夏炎热的时间选用适宜的中医方术加以预防与治疗,包括内服中药、中药外敷、中药外治,食疗、艾灸等多种综合手段。在我国使用冬病夏治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汉代花椒、大茴香、小茴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370.html

“动”与“不动”的养生哲学_【中医宝典】

...研究中医学术之中。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就致力于中医药文献学研究,撰写了《微针探源》、《针灸刺激点位置的文献学研究》,创办《中国伤寒论现存版本源流考》等著作。还参与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的工作,著有《马王堆古医书考释》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321.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2)医药帛书和简牍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医药帛书和简牍 后世出土的医药帛书和简牍是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国医药学发展和成就的见证。 马王堆医药帛书 1973年底,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帛书。据考证,这些帛书都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的,但各书的编撰...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0.html

廷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廷"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廷的解释

...马王堆汉墓帛书》 公正 [fair-minded] 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http://hanwen360.com/x/5EF7.html

共找到4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