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强调肝、脾、肾三脏在妇科生理病理上的重要作用。在治法上尤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见长。内容简要,组方严谨而切于实用,流传较广。本书又有清·陆懋修校订本(收入《世补斋医书》),其中将《女科》析为八卷,合并为8门,改名《重订傅徵君...
...陆氏继承祖业伤科之精华,在学术上,精研《医宗金鉴》、《伤科补要》、《医林改错》等医籍,还涉猎诸家著作,尤对叶天士、王清任学说颇有研究和体会。陆氏认为,损伤之症,不外气血。病在血,失血过多,用补气以生血;若蓄血,用逐瘀以行气。病在气,用理气...
...综合性医书。一百零八卷。明·武之望撰于1626年。武氏编完妇科专着《济阴纲目》后,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于男性患者的医书以成双璧。遂广参搏搜,“汇集众编,别异比类,总以议论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分门别类,或采其论证,而论必悉证之原;或...
...综合性医书。一百零八卷。明·武之望撰于1626年。武氏编完妇科专着《济阴纲目》后,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于男性患者的医书以成双璧。遂广参搏搜,“汇集众编,别异比类,总以议论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分门别类,或采其论证,而论必悉证之原;或...
...厥”,获得成功。说明当时是针石并用的,在医学专著中,《灵枢·玉版》说:“其已致脓者,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疽砭石”。亦皆说明,自远古以来,以砭石为针灸医疗用具的历史事实。马王堆古医书有...
...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从”(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所著有《...
...医学丛书。陈锦燧(晋笙)辑选。刊1920年。原书称十五种,现存九种。即《要药选》(陆咏媞辑)、《用药禁忌书》(陆循一辑)、《外候答问》(陆晋笙辑)、《病症辨异》(陆成一辑)、《(鱼孚)溪单方选》、《(鱼孚)溪外治方选》、《重古三河间医案》...
...医学丛书。陈锦燧(晋笙)辑选。刊1920年。原书称十五种,现存九种。即《要药选》(陆咏媞辑)、《用药禁忌书》(陆循一辑)、《外候答问》(陆晋笙辑)、《病症辨异》(陆成一辑)、《(鱼孚)溪单方选》、《(鱼孚)溪外治方选》、《重古三河间医案》...
...,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为末,猪胆汁调,剃头后搽之,百发百中,神方也。(《陆氏积德堂方》)...
...(997-1055年)宋代医家。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后迁卫州(今河南汲县)。中进士,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因母病兼习医书,医术日精。曾校刊古医书,并撰有《素问误文阙义》一卷、《伤寒类要》(一作《伤寒类纂》)四卷,均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