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曰: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对曰:名曰阴阳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9-18.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有的人一看到阴阳,马上就联想到了算卦相面的阴阳先生,认为阴阳是唯心的,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这种观点是非常不正确的。实际上,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是最早出现的朴素唯物论。阴阳学说阐明了自然界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指导着古代人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9.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有的人一看到阴阳,马上就联想到了算卦相面的阴阳先生,认为阴阳是唯心的,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这种观点是非常不正确的。实际上,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是最早出现的朴素唯物论。阴阳学说阐明了自然界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指导着古代人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2.html

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则成霍乱。霍乱之后而烦躁卧不安者,由吐下之后,腑脏虚极,阴阳未理,血虚气乱,故血气之行未复常度,内乘于腑脏,故烦躁而不得安卧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3/747.htm

阴阳特点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9.html

阴阳互损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阴阳互损: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同样,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12.html

先别阴阳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先别阴阳指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60.html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_《素问》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贵,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421.html

霍乱欲死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则成霍乱。霍乱欲死者,由饮食不消,冷气内搏,或未得吐利,或虽得吐利,冷气未歇,致真邪相干,阴阳交争,气厥不理,则烦闷逆满困乏,故欲死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3/734.htm

中恶霍乱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则成霍乱。而云中恶者,谓鬼气卒中于人也。其状卒然心腹绞痛,而客邪内击,与饮食、寒冷相搏,致阴阳之气亦相干乱,肠胃虚,则变吐利烦毒,为中恶霍乱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3/744.htm

共找到36,1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