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之道——玩弄阴阳,其乐无穷_【中医宝典】

...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5.html

_《脉诀汇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止数有常,非暂之比。一曰,对举以明相反之脉。有可因此而悟彼,令阴阳不乱也。如浮、沉者,脉之升降也。以察阴阳,以分表里;浮法天为轻清,沉法地为重浊也。迟、数者,脉之急慢也。脉以四至为平,如见五至,必形气壮盛,或闰以太息,(五至。)皆为无 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huibian/690-7-7.html

阴阳学说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

http://qihuangzhishu.com/44/6.htm

浊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自然界质重阴浊有形之气。《素问·阴阳》:“清阳为天,浊阴为也。”②指体内重浊下降或浓厚的物质。如水谷精微中的浓稠部分,饮食糟粕等。《素问·阴阳》:“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20.htm

阴阳离合篇第六_《素问》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48.html

脉合四时阴阳规矩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秋应中衡,(衡,平也,秤横也。秋气万宝俱成,平于地面,故应中衡,而人脉之,所以浮毛而见于外也。)冬中权。(权,秤锤也。冬气闭藏,故应中权,而人脉之,所以沉石而伏于内也。凡兹规矩权衡者,皆发明阴阳升降之理,以合乎四时脉气之变也。)是故冬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9.html

阴阳范畴与矛盾的关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和矛盾的区别也表现为取思维和概念思维的不同。 其次,现代矛盾范畴纯粹是一种关系范畴,而阴阳由于与气的结合,尚带有实体范畴的痕迹。因此,矛盾作为哲学范畴,对各门科学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它并不直接介入于具体自然科学之中。阴阳范畴除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3.html

阴阳的离合机制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6.htm

丹溪景岳相火大意_《吴医汇讲》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天与日,太阳之火也,虽烈而不能焚物,以阳燧取之,不过星星之火,其用即可燎原。故景岳之说日也,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丹溪之说日而火也,飞走狂越,莫能御之。今将指日为火固失之,而指火为日,亦岂云得乎?《阴阳》∶“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http://qihuangzhishu.com/750/42.htm

共找到195,3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