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脉证并治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少阳之为,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中风,两耳无所,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本太阳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

http://qihuangzhishu.com/98/79.htm

准确方证 活用经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既有辨证论治的学问,也有辨证知机的奥妙。”所谓“辨证知机”,实际上就是识机,方证。刘老在谈到方证时,深有体会地说:“《伤寒论》总结了六经辨证的规律,又厘定了主证、兼证、变证和夹杂证四个层次。在临床辨证时,应先抓主证。主证是指决定全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77.html

厥阴脉证并治全篇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蛔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按】此为藏寒之「此」字,当是「非」字,若是「此」字,即是藏厥,与蛔厥之义不属。【注】首条总论厥阴阳邪化热,此条详厥阴阴邪化寒,以明藏厥、蛔厥之不同,而出其治也。伤寒脉微而厥,...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06.htm

诊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诊包括耳听声音、鼻嗅气味两个方面。1.如语音低微者,多属中气不足;寡欢少语,时欲太息,多属肝气郁结;声高气粗,甚或语无伦次者,多属实证、热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者,多属胃气上逆、脾胃不和;喘咳气急者,多属饮停心下,或肺气失宣。2.鼻嗅...

http://qihuangzhishu.com/81/32.htm

运动异常_《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运动是运动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进行的。正常人运动自如、动作协调。运动异常除肌肉、肌腱、骨病变外,多由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运动可分为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两种。随意运动由锥体束司理;不随意运动由锥体外系和小脑系司理。一 随意运动失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jianbingzice/133-7-4.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𠀤音辯。《說文》判也。《廣韻》別也。《易·乾卦》問以之。《禮·學記》離經志。《註》,謂考問得其定也。《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註》,謂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又《韻會》牀䏶足...

http://hanwen360.com/k/8FA8.html

厥阴脉证并治·伤寒论

...厥阴之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

http://wenxue360.com/guji/3705.html

厥阴脉证并治·伤寒论

...厥阴之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5.html

伏暑条二十八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伏暑条第一伏暑秋发,头痛无汗,恶寒发热,身痛,胸腹满闷,或吐或泻,此新感外邪,引动伏暑。宜用香莆饮合正气散,表里两和也。此伏暑之提纲。凡夏间伏暑,因遇秋令凄惀之寒,袭于腠理,致内邪亦为引动·故无汗头痛身疼,发热恶寒,系新感之见证,尚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5-2.html

秋燥条十一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疟脉证并治第四)原方名,'白虎加桂枝汤'。(2)其方下自注云:一剂知、二剂巳,今本《金柜·虐脉证并治第四)白虎加桂枝汤下无此注。秋燥条第十一秋燥日久不解,误补邪留,消烁肺金,咳痰浓浊,甚唾脓血,胸间版痛,此肺萎也。宜用苇茎汤加瓜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5-4.html

共找到178,8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