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今医案》(公元 1778 年)清.俞震(东扶)着。十卷。选择历代医案加以按语,发挥医案的义理较为深入。 作者:俞震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8年 自叙 凡例 卷一 中风 类中 伤风 中寒 伤寒 劳复、食复、女劳复、阴阳易 卷二 ...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index.html

揉合谷解疼痛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尖所达是穴)。 作用:揉合谷穴能祛风解表,通络镇痛,对牙痛、咽痛、头痛、腹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还能治疗感冒、头昏、困倦、耳鸣、耳聋、神经衰弱等症。小儿惊风时点此穴有回阳救逆、散惊去热之效。癫痫病发作时,重手法点此穴,能缓解症状。 左手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13.html

瘕_《古今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毛美奉发.是气也.其色泽者.中藏无邪气及重病.震此条辨证最佳.上肤黄粗者.腹大而腹上肤黄粗也.循之戚戚然者.如以手摸老松树皮之枯燥也.其尺索刺粗者.亦是枯燥之象.然仓公望毛发润美.面色又光泽.知为病也.若齐中尉潘满如病小腹痛.谓之遗积...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3-6.html

对穴下击退浮肿_【中医宝典】

...繁重的工作压力、被打乱得支离破碎的生活习惯、久坐、肥胖或因病和疲劳造成的新陈代谢功能衰退,都会让水肿不期而至,成为影响你美丽的罪魁祸首———那么就试试自己动手“对穴下”,击退浮肿吧!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306.html

耳穴压法可治疗突发心绞痛_【中医宝典】

...若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心绞痛突然发作,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怎么办?最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施以“耳穴压法”,以此迅速止痛,缓解症状。 “耳穴压法”具体做法是:取一根火柴或牙签、细干树枝以及小细铁钉之类的东西,用其末端,在耳廓的耳轮脚正中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052.html

泄泻_《古今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龙荟丸去麝.四帖而利减.又与小柴胡去半夏.加黄连、白芍、川芎、生姜.数帖而愈.震丹溪四案.其吐法犹为子和所常用.而一究其嗜食之何物.一凭其右脉之洪数.灼见为积痰在肺.然后用吐.吐药亦复不同.较之子和不辨寒热虚实.总与吐下者.谁圣谁狂至于治...

http://qihuangzhishu.com/618/20.htm

揉两穴除头昏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当人们用脑过度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揉前额,或者用拳头轻轻地敲打,其实,这就是刺激头部的两个重要穴位——印堂和神庭。 印堂穴是人体经外奇穴,《达摩秘功》中将此穴也列为“回春法”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神庭穴属人体督脉,刺激此穴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57.html

腰痛_《古今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血结也.后用此法治江生.二剂而愈.震此人无火象见.故可多加桂、附.若不受热药则奈何.试为西昌广其义.如大黄丸、复元活血汤.或可为桂、附分途之法乎.再如黎峒丸、山羊血、石羊胆.与针砭法.皆可一致思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18/92.htm

肿胀_《古今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惟俟一死.会十月农隙.田夫聚猎.一犬役死.磔于大树下遗腥在根上.病妇偶至树根.顿觉昏愦.眩瞀不知人.枕于根侧.口中出.其状如蛇.口眼皆具.以舌舐其遗腥.其人惊见.以两袖裹其手.头极力出之.且二尺许.重几斤剖而示人.其妇遂愈.此正与...

http://qihuangzhishu.com/618/64.htm

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养生与医疗术语,也称跷。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治宜导引蹻。”按摩的别称。“”与“蹻”是按摩的两种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明·吴昆注:“,手也;蹻,足踹也。”指按摩中的手法与足踩法。一说“蹻”指...

http://qihuangzhishu.com/166/65.htm

共找到132,9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