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并治法上译文

...叫做伤寒。 外感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已传变。 外感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25.html

五脏风寒积聚并治_《金匮要略浅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旋复花汤主之.此另言肝着之治也.但胸者.肺之位也.肝病而气注于肺.所谓横也.(纵横二字详伤寒论)徐忠可云、前风寒皆不立方.此独立方.盖肝着为风寒所渐.独异之.非中风家正病故也.旋复花汤方旋复花(三两即金沸草)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aolveqianzhu/676-8-4.html

机学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 候研究的切入点应立足于机方面。中医认识疾病,主要是“谨守机,各司其属”。 “七五”以来,候研究侧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病证结合、方证结合,而机学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机研究重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卷第三 辨太阳并治中第六_《伤寒论》

...(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大枣十二枚(掰) 半夏半(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 太阳,桂枝,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00.html

背(月吕)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背脊椎骨两侧的膂肌肉疼痛。(月吕),同膂。出《素问·标本传论》。由脾、肾疾病邪侵膀胱经脉所致。...

http://qihuangzhishu.com/166/1007.htm

强痛_《证治准绳·女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强痛不可转侧,以木瓜煎。〔薛〕前若因肝木自旺,用泻青丸。(头痛。)精血不足,六味丸。(杂虚劳。)风热淫肝,加味逍遥散。(调经。)怒动肝火,加味小柴胡汤。(热入血室。)肝经血虚,加味四物汤(即四物加柴胡、丹皮、山栀。)肾不能生肝,六味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nvke/569-7-21.html

伤寒论·辨少阳并治译文

...少阳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苦,咽喉干燥,头目昏眩。 少阳感受风邪,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胸中满闷而烦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疗。如果误用吐法或下法,就会出现心悸不宁及惊恐不安的变。 外感,脉象弦细,头痛发热的,是属少阳。少阳...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29.html

伤寒论·辨少阳并治译文

...少阳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苦,咽喉干燥,头目昏眩。 少阳感受风邪,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胸中满闷而烦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疗。如果误用吐法或下法,就会出现心悸不宁及惊恐不安的变。 外感,脉象弦细,头痛发热的,是属少阳。少阳...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29.html

八两半的解释_八两半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舊制一等於十六兩,半即是八兩。比喻彼此分量或程度不相上下。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十四出:「你兩個八兩半,好一對人客和主人。」...

http://hanwen360.com/c/388206.html

太阳坏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痞之根本,而未至成痞,下之而胸下结硬,乃成痞焉,痞乃太阴之坏也。太阴脏寒,温宜四逆,阳旺寒消,自无余事。及其成痞,则下寒而兼上热,四逆不受,故变为泻心,清上温下,寒热并用,灵思妙解,神化无穷矣。太阳坏桂枝人参汤一 太阳百二十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12-4.html

共找到196,8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