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不能代替方证——与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黄开泰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桂枝汤多样而不确定的适应症本身,就非常清楚地说明,辨证论治不能停留在症状的可感知层面按图索骥,只有深入到证候病机本质,才可能获得临床疗效。 ●相同的临床症状群,不同的医生得的证候病机会有所差异,但这样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外感八风之邪_《内外伤》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外感八风之邪,或有饮食劳役所伤之重者,三二日间特与外伤者相似,其余证有特异名者,若不将两证重别分解,犹恐将内伤不足之证,误作有余外感风邪,虽辞理有重复处,但欲病者易,医者易治耳。外感八风之邪,乃有余证也;内伤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

http://qihuangzhishu.com/297/7.htm

“三”、“三衡”论膏方_膏药常识_【中医宝典】

...一体质:体质的确定是有效并且安全用药的基础,也是膏滋方处方用药的重要参照体系,因膏方服用的周期长,如果不针对体质用药,常常会出现副作用。 膏方辨证体系(三) 一体质:体质的确定是有效并且安全用药的基础,也是膏滋方处方用药的重要参照...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13.html

自序_《知医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虽稍知医道,实儒生也。儒者佩圣门之训,一言必慎,敢好哉!虽然,医不至于杀人,不可也;医杀人而予不知,不可也;杀人在一时,而不至流毒后世,即不犹可也。奈今之医者,并不知医,惟知求利,草菅人命,恬不为怪;即或稍有涉猎,而偏之为害,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bibian5718/305-2-0.html

产后体质调理_【中医宝典】

...发生。 体质开出“调理方” 为了让产妇在月子期间把体质调养 好,可在产后第一天就开始使用中医方法调理。 在产后,中医通常有三审:先审产妇小腹痛与不痛,以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查胃气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12.html

渴与不渴_《内外伤》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外感风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渴也。内伤饮食失节,劳役久病者,必不渴,是邪气在血脉中有余故也。初劳役形质,饮食失节,伤之重者,必有渴,以其心火炽,上克于肺金,故渴也。又当以此之。虽渴欲饮冷水者,当徐徐少与之,不可纵意而...

http://qihuangzhishu.com/297/14.htm

白瘖条计四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白瘖条第一白瘖末见,发热身痛,面色晦滞,舌苔粘腻,胸腕不爽,呕恶便溏,脉大而缓,此热蕴蒸。宜用黄连温胆汤加杏仁、蒌皮、通草、豆卷等昧,通泄三焦也。瘖之初发,必由湿热化蒸,气分不清。盖湿必阻气,热亦伤气。湿既化热,熏蒸肺胃,其邪自胃达肺,...

http://qihuangzhishu.com/788/26.htm

病与辨证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病与辨证相结合,先病,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病,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

http://qihuangzhishu.com/80/10.htm

高热的中医治体会_【中医宝典】

...高热是临床上的常见急重症,起病急、来势猛,治疗不当易致不良后果,故历来是众多医家关注的重点。中医在这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每种病症除了病症所具有的一般发病特点外,还有其自身所独有的一些发病特点,其决定了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高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61.html

病与潜病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潜病是先兆症产生的土壤,病是揭示潜病的途径。只有突出病,才能打开先兆症通向潜病的通道……第一节 病被忽视的根源一、中医思维方法的因素中医思维方法的特点是宏观的、整体的和封闭的,观察疾病的方法长期处于黑箱循环式,并且是直观的,综合为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7.html

共找到35,5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