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早在1960年邝氏等就指出皮质素型动物(即醋酸氢化考的松模型、氨考模型或“阳虚”模型)一系列病态与阳虚临床特征基本符合。1963年邝氏等又观察发现,助阳药能减轻或纠正过量皮质素引起的动物耗竭现象,并对助阳药作用机理进行探讨,认为助阳药...
...试验2569例,用药同上。结果表明在48月内依那普利降低病死率约16%;预防试验无症状者4228例,证实依那普利降低病死率约29%。3.生存率与心室扩大试验(SAVE 1992)观察卡托普利对2231例急性心肌梗塞3~16日后、射血分数≤40...
...出处: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5;(1)31-32摘要:“毒”的含义很广,凡“物之能害人者皆谓之毒”。这是一般的概念。从中医的病因讲有热毒、湿毒、火毒等;从药物来说有毒药、毒草等。研究解毒药或解毒法,先要明了毒的含义。热毒,是郁火、邪热郁结...
...液滴直径的大小在0.1~10微米(甚至更大)的范围,可见光的波长为0.4~0.8微米,故乳状液中光的反射较显著,而呈不透明的乳白色状。而微乳液分散相质点非常小,一般液滴的直径在0.1微米以下,其外观是半透明的和透明的,而不呈乳白色。 (2)...
...传统针灸、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过程中,对糖尿病有较深刻地认识,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尤其其中有不少的经验值得借鉴。我粗浅地综述近年来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有关概况,与同道参考。 一。针灸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一)针刺可以降低血糖,改善...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累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如心血管、...
...□ 于智敏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编者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潜心研究中医药防治中风病近50年,于中药的临床运用体会尤深,今起本版就其治疗中风病用药心得,分平肝熄风药、镇肝潜阳药、醒脑开窍药、凉血止血药、豁痰化浊药、益气固脱药、益...
...(六)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 患者常有进行性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发热相当常见、多为持续性低热、一般在37.5-38℃左右,也可呈不规则或间歇性及持续性高热。表现可似肝脓肿,但发热前不伴有寒战,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同样存在高血糖损害和慢性并发症逐渐发生的可能性。对这部分人群,在认真进行饮食管理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调理,可以对血糖和血脂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降低50%的糖尿病发生率。 轻中度2型糖尿病 临床上时常可以见到轻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
...成为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经典药物;有效控制糖尿病,应加强对经典药物的正确认识和使用。 二甲双胍是最早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于1957年在法国首次作为降血糖药用于临床研究,至今已50多年。第一个二甲双胍药(格华止)于1959年获准上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