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无神论

...”“恶有恶报”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他驳斥了这些理论荒谬性,指出佛教所宣扬人死为鬼,因果报应是培养人们愚蠢性,是欺骗,是毫无道理。他排斥佛道理论根据是儒家思想他认为佛教道教思想主张和儒家经典不相符合,用儒家礼教排斥佛教道教仪式...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46.html

道教思想影响_道家_【文学360】

...道家在中国史上时间不长,且很快被道教所代替,但道家思想在各个方面融入了社会中。道家思想在西方也传播很广,不论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生活态度还是海德格尔本体论与存在主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 道家不仅是先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7.html

气功文化南北朝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养性延命录为道教气功养生代表作。两卷。梁·陶弘景撰。 上握中诀 道教养炼著作。卷。梁·陶弘景撰。汇道教上清派炼养法诀,举凡存私、内视、守一、吐纳、导引等法均有记载,是研究道教气功重要参考资料。 养性延命录 道教气功养生代表作。两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46.html

神道教大本教新兴宗教团体自由教团_宗教文学_【文学360】

...人道德光教,后改称人道教团。认为唯一神是天照大神,以天皇《教育敕语》为教典,要求信徒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妻和睦,勤于本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称PL教团。第二代教主御木德近宣称神是使宇宙按一定秩序和法则运动原动力,人是创造神之子,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66.html

史记·十世家·陈杞世家解析

...本篇主要内容,是叙述陈国历史发展兴亡过程,同时简要记载了杞国世系源流,篇末兼及概括简介了十一位尧舜之际著名历史人物后裔下落。 在本篇中,太史公首先充分表现了中国史家强调对历史进行道德评价鲜明特征。汉代著名史家荀悦曾指出“立典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86.html

道教教理与教义区别_道家_【文学360】

...签·道教本始部》中曾说“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对教理教义分别,陈撄宁先生在其著述中说凡是一种宗教,必有一种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语言文字来说明这个理由,使人们能够了解而容易入门者,这就是宗教家所谓“教理”;某一种宗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73.html

道教议论散文文学_道家_【文学360】

...道教文学《庄子》道教议论散文是阐述道教教义一种文学体裁。由于道教乃以先秦道家为母体,列子、庄子等先秦道家学派散文作品逐成为道教散文之祖。 道教创立之初,教派领袖一方面号召信徒们学习先秦道家典籍,另一方面又亲自动手创作散文作品,以建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9.html

道教诗词文学_道家_【文学360】

...道教文学《太平经》诗词是道教文学一大门类。中国是一个诗歌发达国度。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很大分量和重要地位。在道教文学中,诗歌数量之多,也是引人注目。 早在东汉行世《太平经》中,即可找到有关修身养性“七言歌谣”。如该书卷三十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12.html

绥化道教早期传入时期_道家_【文学360】

...道教传入绥化,约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今有北林区慈云观内圣旨碑石为证。因碑石刻有龙腾纹理,所以又名龙碑石,这块碑石虽然历经风雨磨砺,但碑身雕有龙腾缠绕和前后两面刻有“圣旨”、“诰封”字样依然清晰可见。 唐代时期,绥化当时隶属渤海国。由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29.html

道德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辛弃疾(宋代辽朝金朝)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毡剑履旧物,玉立侍天颜。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涧旧活计,猿鹤且相安。...查看全文... 渔家傲作者辛弃疾(宋代辽朝金朝) 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台位。自是君家门户事...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daode.html

共找到1,018,4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