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十章: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火的境界。总而言之,在人文的学术中,利用气息而修炼精神的,无非要作到心息相依心气合一的程度,不谋而合于老子的专气致柔,如婴儿乎的原则。 其实,能从客观的立场研究养气或炼气,这种学理与方法,在春秋、战国之间,确已普遍地流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六章:静的妙用_道家_【文学360】

...一切道家学神仙丹的经论,合成《道藏》,有八千余卷之多,《老子》只是其中一卷,看是看不完的。你若读完,准有发疯的可能。但我全读完了,却没有发疯。看过以后,我明白了这一卷所谓的那个,就是那一卷所说的这个,自然而然加以融会贯通。大概地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0.html

魏征思想

...魏徵早年做过道士,所以道家思想在他的治国方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复劝谏唐太宗要以无为为本,与民休息,这样天下才能清净自定。在他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中,还坚持认为:陛下贞观初,无为无欲,清静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渐坠,听言则...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22.html

老子的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词语解释 【名称】:老子 【拼音】:lǎozi 【注音】:ㄌㄠˇㄗㄧ 老子的基本解释 ◎老子Lǎozǐ [Laozi]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为周守藏室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道家饮食养生宜忌及秘方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饱食即卧,伤也养生之法,但莫伤而已。可见,道家对饮食有科学的见地。梁代道家代表人物陶弘景指出:饮食多,则气逆,百脉闭;百脉闭则气不行,气不行则生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941.html

气功与医、儒、、佛、武术等有何关系?_【中医宝典】

...并提出了气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将气功列为养生保健治疗方法的首位。儒家则由孔子提出了意念专一、听以心,然后心息相融,神气合一即坐忘的儒家气功方法,道家的老子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形神不亏,便可长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79.html

老子故事:圣人辞世_道家_【文学360】

...?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合自然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吾有何悲哉?众邻闻,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2.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三章: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者同于,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者,亦乐得。同于德者,德亦乐得。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什么叫希言呢?我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什么是道家功?_道家_【文学360】

...最终目的。 道家功以老子、庄子为祖师,《道德经》中明确提出:"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致柔,能归婴儿乎"。于是后来道教创立后,便遵照这些理论创造了胎息法。到了唐朝,司马承帧提出了"存想",就是上存我神、想我之身,以达到入静的境界。同时还要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0.html

共找到556,0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