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病诸候_《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齿痛候《养生方》云∶常向本命曰栉发之始,叩齿九通,阴咒曰∶太帝散灵,五老返真,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回拘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炼,百疾愈因。唾唾三通,常数行之,使齿不痛,发牢不白,头脑不痛。又云∶东向坐,不息四通,琢齿二七,治齿痛病。大张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oshibingyuanbuyangxuandaofa5686/289-3-13.html

二则 三宄盗尸_《蓝公案》

...娓娓动听,若遇他人,百千亦释。今不幸遇我,而汝又知为龙图再世,则不必复来相欺。逐一首实,当从原谅。”伟度愕然,无以应。 王爵亭指之曰:“汝我三人,在乌石寨门楼中商谋此举,汝援杨令公盗骨故事,教我等偷尸越境。一则不忧检验无伤;二则隔属不愁败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5891.html

汉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宝-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现在来看一个历史故事,以了解黄老之学在中国历史上所以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使研究黄老的人,掌握到研究的正确方向,然后,再由黄老之学的应用方面,进入到形而上的个人自己修养的“养生之道”,以及与孔孟学说的汇流。 道家在中国历史上,最初发生最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2.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深不可识”这八个字的原则,才真正够资格当一个“士”。以现在的社会来说,作为一个士,学问道德都要精微无暇到极点。等于孔子在《易经》上所言:“絮净精微。”“絮净”,是说学问接近宗教、哲学的境界。“精微”,则相当于科学上的精密性。道家的思想,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他说》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的价值观_道家_【文学360】

...,而「德」应服从於「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二、守柔 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6.html

面体病诸候_《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面候《养生方》云∶醉不可露卧,令人面发疮 。又云∶饮酒热未解,以冷水洗面,令人面发疮,轻者 。面候《养生方》云∶饱食而坐不行步,有所作务,不但无益,乃使人得积聚不消之病,及手足痹面目黧 。...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oshibingyuanbuyangxuandaofa5686/289-3-9.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濯足浊流人自清_道家_【文学360】

...“环境污染”等等后患无穷的公害,又有谁能受得了? 因此,“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却能够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静?这在道家有一套经过确实验证的方法与功夫。譬如,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8.html

《老子他说》第八章:水的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为了引申发挥道家的似私而实无私的妙用,进而刻画出如何才合于“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自存”的作用,因此便引出一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道家五荤之香菜益胃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芫荽,传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携胡荽种归,所以也名胡荽;因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故人们普遍叫它香菜。芫荽香美可食,为“道家五荤之一”,也是民间常用的家常菜的配料。芫荽本身性味辛温,归属脾、胃、肺经,有消食下气、发汗、解表、透疹、醒脾调中、伴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377.html

共找到6,2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