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结伤阴,燥屎内结者,用生大黄配伍生地、玄参、麦冬,以增水行舟。常用量入煎剂每日10~15克。 酒大黄,俗称酒军,是取生大黄,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用微火炒至色泽加深时取出放凉备用。黄酒性温味辛,能通血脉,御寒气而行药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血热...
... 块、呕痢之症生焉。盖劳伤有内外之分,偏郁非六郁之比,忧思成无形之疾,食积成有形之病也。执治之法,须用审辨病因,察辨脉理,观色辨音,务求辨实。劳伤则补养之,忧思则解散之,郁则开,食则消。按症投剂,无有不效,此特陈辨大要也。若漏崩,溺淋、胎产...
...实。 大黄出苗后于4-5月可结合培土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7-8月进行第二次。到第二年5月份要及时摘去从根茎部抽出的花茎,用土盖住根头部分并踩实以防切口进水腐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黄喜肥,种植后每年应追肥2-3次。第一年6月末亩施厩肥...
...目录 《宣明论》大黄甘草饮子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宣明论》:大黄甘草饮子【处方】大豆5升(先煮3沸,淘去苦水,再煮),大黄1两半,甘草(大粗者)4两(打碎)。【制法】用井水1桶,将前药同煮3-5时,如稠糨水,少候大豆软,盛大盆中,...
...腹水、关节炎、搔痒、湿疹、便秘。2.《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中也。用本品能利二便,消积热、消水、通便,似大黄,但力缓。 【摘录】《中华本草》 ...
...大黄性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血凝滞、经血不通、癥瘕积聚、时行热疫等。 近些年来又发现了许多新用途,介绍如下: 口腔炎:生大黄10~...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张氏医通》卷十五:大黄甘草汤【处方】大黄1倍,甘草(生)减半。【功能主治】痘为痰闷,不得发出。【用法用量】水煎频服。不应,更服。【各家论述】《金匮》本方用大黄四倍于甘草,治食已即吐,专取大...
...大黄黄连泻心汤【处方】大黄6克 黄连3克【功能主治】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用法用量】上二味。用麻沸汤2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二次温服。【摘录】《伤寒论》▼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云歧子保命集》卷上:大黄黄连泻心汤【处方...
...《医方考》大黄一物汤大黄(四两)酒浸一宿,水三升煎之,分三服,不已再作。癫狂病者,此方主之。多怒为癫,多喜为狂。癫者,精神不守,言语错乱,妄见妄言,登高骂詈是也。狂之始发,少卧少饥,自贤自贵,妄笑妄动,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是也。癫病者,责邪...
...等症。大黄泻下泄热,有泻血分实热的功效,故又能用治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对目赤肿痛、热毒疮疖等症属于血分实热壅滞的症候,可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大黄入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