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的理想之必要,执着现实之必要,甚至于以君主为贤于高蹈者,都是极为警辟的。全书在后,这里不列举了。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于上海译迄,记。鲁迅。 【注解】 〔1〕《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关于艺术的论文专集,中译本译成于一九二九年四月,...
...撤藩篱。藩篱撤,则克念圣;藩篱未撤,则罔念狂。仙之与凡,固人心管钥之欤。余暇日考《搜神》一集,慕萨君之油然仁风,摭其遗事,演以《咒枣记》。咒枣云者,举法术一事该其余也。是非徒为仙家阐玉笈,亦将为修心者尊神明矣。若以兹为不根论,簧鼓域中,佞甚...
...题《淞隐续录》残本〔1〕 《淞隐续录》残本 自序云十二卷,然四卷以后即不著卷数,盖终亦未全也。 光绪癸巳排印本《淞滨琐话》亦十二卷,亦丁亥中元〔2〕后三日序,与此序仅数语不同,内容大致如一;惟十七则为此本所无,实一书尔。 九月三日上海寓楼...
...《淑姿的信》序〔1〕 夫嘉葩失荫,薄寒夺其芳菲,思士陵天,骄阳毁其羽翮〔2〕。盖幽居一出,每仓皇于太空,坐驰〔3〕无穷,终陨颠于实有也。爰有静女〔4〕,长自山家,林泉陶其慧心,峰嶂隔兹尘俗,夜看朗月,觉天人之必圆,春撷繁花,谓芳馨之永住。...
...。 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18〕是。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
...《墨经正文》重阅后记〔1〕 邓氏殁于清光绪末年,不详其仕履。此《墨经正文》三卷,在南通州季自求天复〔2〕处见之,本有注,然无甚异,故不复录。 唯重行更定之文,虽不尽确,而用心甚至,因录之,以备省览。六年写出,七年八月三日重阅记之。 【注解...
...1、《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 2、《呐喊》鲁迅小说集 3、《鲁迅诗集》鲁迅诗集 4、《译文序跋集》鲁迅文集 5、《古籍序跋集》鲁迅文集 6、《汉文学史纲要》鲁迅文学史 7、《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小说史 8、《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诗文集 9、《...
...阶段》(原书第二部分之第五节)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三十日《晨报副镌》,后未印入单行本。 〔2〕序文 指《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 ...
...《哀尘》译者附记〔1〕 译者曰:此嚣俄〔2〕《随见录》之一,记一贱女子芳梯事者也。氏之《水夫传》〔3〕叙曰:“宗教、社会、天物者,人之三敌也。而三要亦存是:人必求依归,故有寺院;必求成立,故有都邑;必求生活,故耕地、航海。三要如此,而为害...
...《后记》里,读者倘有兴致,自去翻检就是了。一九三二年九月九日,鲁迅记于上海。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三年一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竖琴》。 《竖琴》,鲁迅翻译和编辑的苏联短篇小说集,共收十篇 〔2〕尼古拉斯二世(YTOKFI\...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