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积极治疗转愈而不传。有的发病即见中焦病证,或即见下焦病证,有的两焦病证同时出现,有的也可病邪侵袭上中下三焦,而同时出现三焦病证者,临床当灵活掌握。 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小结 1.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
...疾病的性质,定疾病的脏腑,定疾病的吉凶,是其他三诊无法比拟的。记得上海名医刘树农老,为一到上海出差的内蒙患者诊病,切脉后,旋即为其开了住院通知单,患者本无明显不适,只是办完事情闲暇之余请老先生看一下,看到住院通知单有点莫名,就连急诊科两位...
...至不欲食为效,不可多利。浓朴 枳实(各一两) 大黄(煨,四两)每服五钱,水煎,食远服。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 。(全文见诊病传变 食 者,谓食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亦易饥也。东垣云∶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也。...
....岂弹指间事.相习成风.以疾速为神奇.庐山刘立之号曰三点.以手中指点人三部脉.生死吉凶多验.学徒相传亦用之.刘果三点之神耶.抑亦声色得之耶.色可传.脉不可传.古人以切脉为上工.如扁鹊.饮上池水.能洞见人脏腑间病.如华佗.刳骨剔胃.是岂切脉而...
...遥远,她就在我们身边。——编者 中医摸脉能不能诊病?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必须承认这种“以脉测证”的方法可能不准确。中医历来强调四诊合参,单纯分析由一种手段获得的信息,肯定不如对多种手段获得的信息的综合分析来得可靠。 摸脉能知百病? 经常有...
...清代医家。字克顺,号青垣。福建仙游人。先世五代业医,从父(忄享)济学,亦精医,尤擅长伤寒、妇科证治。尝与名医陈修园畅论医道,深受器重。后充县官医。性孝友,尚勤俭,诊病不分贫富贵贱,亦不计酬,送匾额甚多。着《临床诊疗》、《针灸》等,未见传世...
...正也。观脏腑虚实,以诊其内;别形容盛衰,以诊其外。故凡诊病者,必合脉色,内外参伍以求,则阴阳表里寒热之情无所遁,而先后缓急真假逆从之治必无瘥,故可以决生死之分。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凡此数者...
...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七、八日,脉不躁喘,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勿肤刺(肤,一作庸)。热病三、四日,脉不喘,其动均者,身虽烦热,今自得汗,生。传曰:始腑入脏,终阴复还阳,故得汗。热病七、八日,脉不喘,其动均者,生...
...一句醉语错出口,误用猛药救病人。 据《清朝野史大规》载,仁和(今属浙江省杭州市)独山村有一董姓医生,一日受邀乘舟前往谢村诊病。患者自诉,一月来胸中饱闷而腹中甚饥,食之即吐,米食不能下。童医生诊为膈症,并处开隔调胃之剂治疗。诊毕,患者家人留...
...杏仁10克,炒薏苡仁30克,晚蚕沙(包)18克,炒苍术15克,防风12克,防己15克,土茯苓30克,益智仁(后下)10克,仙灵脾12克,盐知母、盐黄柏各8克,川牛膝12克,络石藤15克,鸡血藤30克。看到路老的处方,对照我自己的辨证,发现自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