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又称舌垢。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舌面上均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所生。外感六淫之邪或七情内伤、食积停饮均可导致舌苔发生变化。观察其变化,可以判断病变的性质、病位的浅深、正邪的消长、津液的存亡,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察舌苔,主要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68.htm

舌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舌诊内容之一。舌神有无标志人体正邪盛衰。具体表现为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津液充足,预后良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津液枯竭,病势危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74.htm

主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①主要症状。为辨证的依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者即构成辨太阳病的主证。②在主次兼挟的病证中,反映疾病本质的证候。《温热论》:“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516.htm

辨络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络脉,指浮络,包括掌大鱼际络脉,耳后络脉及小儿指纹等。诊察络脉的色泽和充盈度,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气血病变。《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38.htm

病色相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指病情与面部所现征象相矛盾。是古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病色相克,一般属逆证。例如肝病见白色、心病见黑色、脾病见青色、肺病见赤色、肾病见黄色,均是“色克病”;肝病见黄色、心病见白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66/867.htm

高等针灸学讲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讲义。系张俊义、缪召予等参考日本延命山针灸专门学院及东京针灸医学研究所编的讲义编译而成。共六册。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消毒学、经穴学、孔穴学、针治学、灸治法、病理学等。本书采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对针灸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书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249.htm

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㈠(fǎn)。⑴脉学名词。仲景十二脉之一。《诊家正眼》:“曰反者,来微去大,病在里也。”⑵治法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⑶药性之拮抗。如十八反。详该条。㈡(fān)。⑴翻转。《灵枢·经脉》:“人中满则唇反”。⑵诊断学术语。...

http://qihuangzhishu.com/168/257.htm

色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通过观察面部颜色及光泽的变化诊断病情。诊察时,以五色主病为重点,结合颜色的浮露沉隐,润泽枯槁及上下扩散的方向等。如色浅浮露,主表病;色晦暗沉隐,主里病;色淡而疏落多为新病邪浅,色深而壅滞多为久病或邪盛。润泽为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94.htm

世界最早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舌诊专著——《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舌头上有所反应,可以通过舌诊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的道理相合。正因为中医舌诊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舌萤光检查、舌印检查、舌的病理切片检查、舌的活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3.html

X线检查方法_《放射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近30年来,由于物理学、药理学、医学生物工程及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X线诊断机硬件的改善,从而获得新的影像,促进诊断学的发展。1.大功率X线机、配备影像增强器及影像转化装置 X线机的基本结构为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及控制台上三大部件。由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05/5.htm

共找到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