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气_《医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人一气之道,借草木之真气以胜邪。邪居在上,上字又作表字看。则以能制在上邪之品以攻之,邪去自然正复。推之在中,在下,在内,在外,在脏,在脏,在经,在络,药品皆有定主,内含生化之机,调燮之妙。总在学者留心讨理,明阴阳消长之变化,达顺逆吉凶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8-10.html

中医词典拼音Z:第十三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刻本等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指纹又称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即诊察小儿食指掌面表浅络脉。古称小儿指掌面络脉为指纹。小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故三岁以下幼儿,常用指纹辅助切诊。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鱼际络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1-13.html

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指期杵,若以指节斜按,则病人寸口无以容其三指,不用三点不可矣。”所谓三点,即医者并立三撸,用指端按在脉脊之上,手指与尺肤平面,大约呈90的夹角。这是下指的变通法,历史上也确有一些用此法诊脉的医家。 因为,诊脉要双手,面男为阳,女为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心得_【中医宝典】

...一、脉总纲是阴阳 “善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当归四逆汤证。结果我给出的却是四逆散方加味。众皆不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6.html

学认识_【中医宝典】

...。也就是太史公所讲的:“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仓公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脉学在世界医学中成为一门独特的学问。仓公是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的。仓公在脉学上做了很多工夫,仓公说:淳于意齐王太后病,一看脉,便说是风瘅客于胞。因为他切脉发现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气 脉分四方 脉分五脏 五脏平脉 五脏病脉 五脏死脉 五脏真脉 脉以胃气为本 脉贵有神 神门脉 反关脉 冲阳太溪太冲 男女脉异 老少脉异 因形气以定说 脉无根有两说 女人脉 小儿脉 诸病宜忌之脉 怪脉 七 必先问明然后诊脉 望色 形...

http://qihuangzhishu.com/801/index.htm

分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解剖结构名。①即肌腠。肌肉的纹理。《灵枢·寿夭刚柔》:“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②皮下组织间隙。《素问·要经终论》:“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冬刺俞窍于分理”。前指浅层皮下组织间隙,后指深连筋骨的组织间隙。...

http://qihuangzhishu.com/168/526.htm

要经终论_《黄帝内经·素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曰: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0/19.htm

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影响,也随之带来了许多争议。关于“关前一分”究竟在什么部位的争议,这里就不详加分析了。此法的要点,可以认为是左右对比,以左主诊候外感,右主候内伤。如李东垣日:“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内伤饮食及劳役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古代脉的成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从无到有,从概括的经络检查方法到正式形成脉,在古代脉的遮段历史时期,最脉学的起始和形成阶段,经络检查是孕育脉的温床,从脉来讲是从无到有,这是中国医学史上应当大书特书的事情,随后通过由战国到两汉,大约两三百年的时间,多方探索,形成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4.html

共找到147,1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