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论篇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热病论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交,谓交合,阴阳之气不分别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言谷气化为精,精气胜乃为汗。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

http://qihuangzhishu.com/344/34.htm

松节浸酒——脚气_【中医宝典】

...太平圣惠方 【配方】肥松节斤,生干地黄用二两,余同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370.html

下工层次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应该笑话。什么事情要模仿西医,都应该经过严密的思考,没有经过严密的思考,盲目地去模仿,就容易搞成半吊子,两头不到岸。当然,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上所采用的方法是大不相同的。学习中医的困难。西医有大量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借助,而且这些手段越来越先进。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2.htm

捕捉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原载于江苏中医1994年第11期 “捕捉”词,汉语大辞典疏为“抓住机会”。似乎意犹未尽,应该再添句“抓住特点”,才较全面。 漫画家能在三笔两笔下画出维妙维肖的肖像,靠的就是抓住各人面部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02.html

中医,东游记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生长在中国的人,从小到大免不了会见到很多中医大夫,他们在我们的印象中,样子都差不多:斯文的外表、儒雅的气质、典型的东方人的面孔,最近我又认识了中医,他学习繁体字,研究古老的中医学著作,可是他跟我们脑海里固有的中医的形象却完全不一样,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68.html

乙、肾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就正好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善在上,水在下,老子的精神尽在其中。2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对肾这官,我思考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才觉得对这个问题逐渐清晰起来。要弄清这...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18.htm

豉酒方——脚气_【中医宝典】

...圣济总录 【配方】豉三蒸三暴斗。 【制法】式一味,以清酒二斗,内瓮中浸,经三宿。 【主治】治风毒脚弱 满上气。 【用法】随意多少饮之,若急待饮,即以酒煮饭饮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374.html

抓主证,识病机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辨,看到底是太阳还是少阳还是太少两感。学中医的人,特别是学过伤寒论以后,碰到感冒还是复方感冒灵,还是Vc银翘,那你白学了,你恐怕永远是下工。应该记住,不管是什么病,你都要凭脉辨证,有这样的脉证才用这样的方法,也就是要有的放矢。这就是我...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7.htm

唐宗海1847-1897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两卷1892年。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其观点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者影响颇大。曾着血证论八卷1884年,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药物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32.htm

药食药食_妇人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益母丸妇人规古方治血气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酸腹胀,或断或续,赤白带下,身作寒热,罔不获效。服一月之后,即可受胎。虚甚者用药斤,必能受子。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川芎各一两 当归酒洗 熟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gui/717-11-8.html

共找到709,1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