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疗法_【中医宝典】

...1. 电热的概念: 是根据电针原理发明的一种能使体发热,当破入机体的一定穴位后治疗疾病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2. 电热特点: 在柄上用电阻丝加温至60℃,皮肤下层组织只增加了5℃。大部分的温度被循环的液体所扩散和带走。而电热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7.html

钩割烙宜戒慎_《审视瑶函》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原夫钩割烙之法,肇自华佗,今人效之,不识病症之轻重,不辨部位之当否。盲医瞎治,妄加痛楚于人,此等乱为,贻误病患罪莫大焉。今予将部位病症之当否,钩割烙之所宜者,请备言之,以为后学规矩准绳,庶无妄治之愆,或于临症,谅有小补云。夫钩,钩起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62/27.htm

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禁用针刺的穴位。《素问·刺禁》对针刺的禁忌已有论述,后历代文献对这类穴位的记载逐渐有所增加。这些穴位多数接近重要器官或动脉,易因针刺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故被列为禁刺或不可深刺。近代由于具改良,解剖明确,只要消毒严密,针刺的方法、方向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47.htm

效_《子午流注说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阻碍部分者.用手法.各有不同.经云.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 也.刺虽久.犹可拔.邪自外来者.泻之而已.污虽久.犹可雪.邪自内生.纵横传播.或补母.或泻子.或取其胜者而泻之之谓.结虽久.犹可解. 虽久.犹可决.此即刺法...

http://qihuangzhishu.com/314/111.htm

具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芒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针尖(针芒):的前端锋锐部分,应圆利,不宜太锐。身:针尖和柄之间。芒的长短、粗细的不同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身应圆滑、粗细均匀。根:身与柄交界的地方。此处要牢固、以防脱落。柄:在身之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6.htm

《子午流注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何若愚撰、阎明广注 朝代:金 年份:撰年不详 序 卷上 流注指微针赋 流注经络井荥说 平人气象经隧周环图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zhenjing/index.html

黄帝内经·灵枢·解译文

...交争,共留于血脉中。“神”指正气,“客”指邪气。“在门”,是说邪气能随正气出入的门户侵袭人体。“未睹其疾”,是说没有先弄清病邪在哪一经络。“恶知其原”,是说不能明确发病的原因和应取的腧穴。 “刺之微在数迟”,是说针刺的微妙,在于掌握进针出...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69.html

黄帝内经·灵枢·解译文

...交争,共留于血脉中。“神”指正气,“客”指邪气。“在门”,是说邪气能随正气出入的门户侵袭人体。“未睹其疾”,是说没有先弄清病邪在哪一经络。“恶知其原”,是说不能明确发病的原因和应取的腧穴。 “刺之微在数迟”,是说针刺的微妙,在于掌握进针出...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69.html

虚实补泻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小针解》《素问·宝命全角》)凡用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此篇言用之要,全凭虚实以为补泻,实即补也,泄即泻也。)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宛,郁同。陈,积也。除之去其滞,虚之泄其邪也...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70.htm

共找到90,7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