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之病证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侯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02.htm

_《刘河间伤寒医鉴》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硬燥渴,虚汗不止,六脉但沉细而疾,一息七至以来。有此证者,速于气海关元二穴灸三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正阳散。守真云∶然既疾,至七八至以上,疾不可数者,正是阳热极甚之也。世俗妄传阴毒诸,以《素问》验之,皆阳热亢极之,但热于内,...

http://qihuangzhishu.com/156/3.htm

七表交变略例_《诀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洁古曰.七表者.是客邪来伤.乃阴乘阳也.其若身热(外阳)恶寒.(内阴)是外阳而内阴见也.七表.但热而不恶寒者.(表里俱属阳)是内外皆阳也.七表证.自汗恶风.却得八里者.(阳证见阴脉)当用麻黄(散其阳邪)桂枝(实其阴分)各半汤.如...

http://qihuangzhishu.com/928/25.htm

什么是中焦病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中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邪从燥化和邪从湿化表现的证候。温邪自上焦传入中焦,脾胃二经受病,若邪从燥化,表现为阳明燥热伤阴之;若邪从湿化,则成为太阴湿热证。 【概念】中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邪从燥化和邪从湿化表现的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64.html

基础医学的进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别有新意。 刘氏是以浮、沉、迟、数为基本脉象,以风、气、冷、热分别为这四基本脉象的基本病证。又根据之有力和无力区分病证的虚实;根据寸、关、尺三部与上、中、下三焦的配属关系。以三部脉象诊察三角病证,再按左右手各部与五脏六腑的配属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5.html

两宋时期基础医学的进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基本脉象,以风、气、冷、热分别为这四基本脉象的基本病证。又根据之有力和无力区分病证的虚实;根据寸、关、尺三部与上、中、下三焦的配属关系。以三部脉象诊察三角病证,再按左右手各部与五脏六腑的配属关系,诊察五脏六腑之病证。从而大大简化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4.html

《王旭高医书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湿热歌诀》系据薛生白原作改编。《西溪书屋夜话录》概括论述肝病治及用药大法。其中肝气、肝风、肝火的病机、病证与治则很有特色。现存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及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206.htm

《王旭高医书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湿热歌诀》系据薛生白原作改编。《西溪书屋夜话录》概括论述肝病治及用药大法。其中肝气、肝风、肝火的病机、病证与治则很有特色。现存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及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2.htm

-幼幼汇集(上)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红紫,痰气;青,惊。承浆黄,吐;青,惊。危,目无精彩,瞳人不活,眼珠上膜赤,贯瞳人,俱死证也。面部分五脏病证额上心∶赤色者,心经有风热,心烦惊悸,卧坐不安。青黑色,中有邪,惊风腹痛。《宝鉴》云∶心乃中邪,手螈 而啼叫。青黑甚,则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04-13.html

什么是上焦病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表现的证候。 【概念】上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表现的证候。 由于肺主气属卫,故在上焦病证中,温热之邪初犯人体,既可能肺卫同时受邪,也可能只限于肺脏受邪,邪热壅肺,表卫...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15.html

共找到355,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