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临床应用时分为茎、叶使用。中医认为,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本品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 《本草纲目》言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
...里症,故以桂枝解表之风,附、术解表之湿。其可确指为湿者,全在“不渴”二字上勘出,故脉涩作阳虚挟湿论也。然果系有湿,必大便溏,小便不利;若大便坚,小便自利,则非湿症矣。既非湿症,而见身疼、虚涩之脉,是专属阳虚可知。即其脉浮,亦平脉法所谓浮为虚...
...表里双解为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等一同使用。 【表里双解】 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等一同使用,称为“表里双解”。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外邪不解,甚至内陷,所以要用表里双解。表里双解可分为两大类:治外有...
...里症,故以桂枝解表之风,附、术解表之湿。其可确指为湿者,全在“不渴”二字上勘出,故脉涩作阳虚挟湿论也。然果系有湿,必大便溏,小便不利;若大便坚,小便自利,则非湿症矣。既非湿症,而见身疼、虚涩之脉,是专属阳虚可知。即其脉浮,亦平脉法所谓浮为虚...
...【处方】升麻10g,葛根30g,杭芍10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6g,浮萍15g。【功能主治】解表透疹,清阳明里热。主阳明风热证,怕冷,口干,大便溏稀,全身有瘙痒性风团,丘疹,水疱皮损,脉滑,少力,舌薄黄白苔。【各家论述】升麻解表...
...而以三焦立论,彼亦非尽无见也。是以愚对于此症有重在解表,而兼用清里之药者,有重在清里而兼用解表之药者,有其症似犹可解表,因脉数烦躁,遂变通其方,先清其里而后解其表者。如此则服药不至瞑眩,而其病亦易愈也。下列所治之案,盖准此义。试观解表于清里...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味甘,性寒,属寒凉药范畴。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解表清热、清热解毒、清热止痢三大功用,下面向大家详细介绍金银花作为寒凉药的具体功效。 1、解表清热: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热在上焦,症见身热头痛、口渴、咳嗽咽干、脉浮数等。...
...《药性切用》香薷穗性味辛温,散暑理湿;为夏月冒暑解表之药,无表邪者忌。 目录 《药性切用》香薷穗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药性切用》香薷穗 性味辛温,散暑理湿;为夏月冒暑解表之药,无表邪者忌。 引用:《药性切用》香薷穗 下载:《药性切...
...中药处方(一) 【辨证】血虚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汤。 【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冷方南方。 中药处方(二) ...
...感冒 (一) 【辨证】血虚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汤。 【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冷方南方。 (二) 【辨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