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古名《针经》,《隋书·经籍志》谓之《九灵》,唐·王冰改为《灵枢》,盖亦有所本也。其中脏腑阴阳,雌雄配合,精神气血,生死原流,营卫之经行出入,经脉之终始循环,三阴三阳有血气之多少,手经足经分尺寸之短长;五脏五行之气外合皮肉筋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15.html

诊法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有地道焉,谓人居天地气交之中,人与天地参也。《经脉篇》六脏脉属脏络腑,六腑脉属腑络脏。《脉要精微》以尺脉候肾,左附上以候肝心,右附上以候脾肺,盖以两肾为先天始分之水火,而生木火土金之五行也。脏腑之雌雄配合,经脉之属络相连,是以高阳生有...

http://qihuangzhishu.com/803/21.htm

刺志_《素问悬》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各五,刺少阴经之所络傍者,手太阳之支正一,其穴在手小指及手外踝后五指,同身寸之五寸也,中指中节,为同身寸之一寸。留针以致其气,刺足太阳之承山五,足阳明之溪一,上外踝五寸,足少阳之光明,刺三针。此痫惊所刺之五脉也。六段旧误在通评虚实,与前...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71.htm

《银海指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顾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朱序 张序 前跋 卷一 守正辟邪 面部定位图解 五轮八廓大略 五轮 八廓 轮廓 运气总论 六气总论 风 寒 暑 湿 燥 火 七情总论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卷二 瞳神论 ...

http://qihuangzhishu.com/751/index.htm

序一_《本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其一为本草经.于本经三百六十五种而损之.而益之.凡一百七十有四.其诠释也缕析详明.其制方也斟酌尽善.盖东璧之书淹通博大.此则撮其至要.洁静精微.固义文家法.一立言而三不朽具焉者也.其锡山王君悦田.为海文殿元之群从.学易于先生.兼得活人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jingjie/741-4-0.html

陶节庵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仍按节气病.此仍沿序例之说.而于伤寒开手辨证功夫.尚未透彻.至其六经分证.牵入内经热病法.与仲景伤寒法.一并砌入.混同无别.其脉尤为可议.仲景识病大法.全凭脉证互参.方能谛实病因.中辨脉平脉两篇.精微圆妙.非寤寐神游.焉能窥其奥 .且其...

http://qihuangzhishu.com/725/9.htm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译文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00.html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译文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00.html

《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十三、《归砚录》 第二章 分论 一、考证温热名义 二、伤寒成温之理 三、叶派治温热之误 四、温邪上受 五、温热久在一经 六、吴氏《温病条辨》之误 七、温热病说 八、伏温论 九、伤寒温热疫邪传入不同 十、辨伤寒温病热病并无传染之理 ...

http://qihuangzhishu.com/723/index.htm

小儿颅门主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冯鲁瞻曰∶颅者,头缝开解而颅不合也。书曰∶母虚羸瘦,父虚颅。是由禀气不足,先天肾元大亏,肾主脑髓,肾亏则脑气不足,故颅解开。然人无脑髓,犹树无根,不过千日,则成废人。有以父精不足则颅,眼白睛多为论者,有以属母之血虚热多而论者,其候...

http://qihuangzhishu.com/344/237.htm

共找到107,7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