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以尽其义,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奈何刘完素未之详审,略其颠末,独取其中一十九,演为原式,皆偏言盛气实邪,且于十九中,凡归重于火者十之七八,至于不及虚邪则全不相顾。又曰∶其为治者,但当泻其过甚之气,以为本,不可反误治其...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61.htm

经络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是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因此,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5.html

银屑病实质为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银屑病治疗可参考温病的辨治理论,但不可照搬。对于“血热”是其核心,还是病变标象的概括这个问题,笔者以为后者是正确的,“郁热”才是银屑病的根本。 为“郁” 赵炳南认为:本病的发生,血热是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96.html

为顾枚先议失血证治并论_《寓意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未识病情也。请因是证而益广焉。人身血为阴。男子不足于阴。故以血为宝。是以失血之证。阴虚多致发热。面色多致枯黑。肌肉多致消瘦。今病者不然。岂其有余于血哉。以为饮醇伤胃。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二十余年水谷充养之精华。以渐内亏。而外不觉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uyicao/748-28-0.html

读《内经》注疑五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证中国古书之义。顷读张洁古《保命集》,近托名刘河间书,刻入《河间三书》中。中卷煮黄丸下,言一时服一丸,每日二十四丸。自注云∶一日二十四时也。夫一日既可析为二十四时,独不可析为二百刻乎?此亦可以借证者矣。一日,一日夜也。《内经》以日为昼,故...

http://qihuangzhishu.com/683/126.htm

春温辨三十_《六因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语出思食,反觉烦扰欠安,则邪得升泄之意,而有转化之矣。春温辨第十三春温头痛,发热恶寒,烦躁神昏,舌白尖赤,此邪着表里。宜用杏仁、薄荷·蒌皮、连翘、橘红,羚角、淡豉、桑叶、郁金、菖蒲等味,表里两解也。凡头痛发热,无汗恶寒,乃温邪初袭肺...

http://qihuangzhishu.com/788/4.htm

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科疾病的病理转,可以概括三个大方面: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妇科病与内科、外科等其他各科的不同点,就在于妇科病必须是损伤冲任(督带)的。在生理上胞宫是通过冲任(督带)和整个经脉...

http://qihuangzhishu.com/81/25.htm

气营两燔_因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气营两燔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 【气营两燔】 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等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65.html

申明《内经》法律_《医门法律》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申治病不明标本之律 (律一 发明《内经》二)凡有标本,更有似标之本,似本之标。若不明辨阴阳逆从,指标为本,指本为标,指似标者为标,似本者为本,迷乱经常,倒施针药,医之罪也。治病必求其本。万事万变,皆本阴阳。而药性,脉息论治,则...

http://qihuangzhishu.com/625/21.htm

因病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本病属于“痹痛”,位在腰,故久不愈,也可属于“肾虚”。其发病的转,按中医的理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即痹症的产生是由风寒湿三气杂合侵袭人体,造成经络气血阻滞不畅通,不通则痛。由于人体禀赋素质不同,阴阳盛衰的情况各异,加之感受...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246.htm

共找到197,1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