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医改_【中医宝典】

...、“看病贵”的问题。“四降一升”是:降低药价;降低药品批零差率;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用;降低高值耗材价格;提升医疗技术劳务价格。通过改革把“以药补”改为“以”,遏制医疗费用增长势头,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费负担,维护医院的正常运行。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282.html

中医傍客_【中医宝典】

...那么,治疗该肝炎患者的有效率是治该病药品数的倒数,药品数越多,有效率越低。出问题是迟早的事。近来,中药注射剂出事故或许也可以说明脱离中医理论指导而“傍中”的危害。据有关调查,中药十大品种中七个都是中药注射剂,而应用最多的不是中医单位,是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15.html

古今医案_【中医宝典】

...、预后,以及医生的学术思想等等。因此,可以说医案是我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如同医学一样,医案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中医治病有医案,最早可见于二千多年前的《周礼·夭官》篇,里面写着"医师掌之政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3.html

丑辟临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丑于十二消息卦中正好与临卦相配,临卦为阳息之卦,在这里它有两层涵义。、易、文皆不可轻。第一层则如《周易尚氏学》中所云:“临视也。”用眼睛看东西就叫做视。所以,视物又叫临物。为什么要将视这样一个涵义放到丑里面呢?这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59.htm

自叙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噫噫噫,何易言哉!之为道,广矣大矣,精矣微矣,危乎危矣!举凡古今中外,学问事业,无有难于此者矣。名为卫生去疾之道,实不止于卫生去疾已也。盖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而一以贯之,且更有难焉者也。非探天地阴阳之秘,尽人物之性,明...

http://qihuangzhishu.com/291/3.htm

涉猎医书误人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生死立判矣。间或偶然幸中,自以为如此大病,犹能见功,益复自信,以后不拘何病,辄妄加议论至杀人之后,犹以为病自不治,非我之过,于是终身害人而不悔矣,然病家往往多信之者,则有故焉。盖病家皆不知之人,而医者写方即去,见有稍知医理者,议论凿凿,...

http://qihuangzhishu.com/160/107.htm

俞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子谷。号守约居士。履贯未详。尝谓:不明医术者,不得称为孝子,事亲者不可不知。故癖于论,闻师友讲,或披阅诸史百家之文,辄手抄以备忘,积久成《续医说》十卷(1522年)。另着《脉证方要》十二卷,已佚。...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879.htm

奇方偏方秘方等之琐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浸三日,煮过……”似乎李时珍的时代,医家一般都要用死人头上的珍珠,功效大概比新鲜真珠强。贾宝玉一定读过李时珍这部士大夫人人皆读的药典,但从治疗林黛玉“先天生的弱”这种内症来看,未必照搬药典,而是独出心意。“特意耳”,贾宝玉不但懂得,而且...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2.html

《华德焚书异同论》原文-出自《准风月》_【鲁迅全集】

...掩口式”。〔11〕这真是一个大讽刺。刺的是谁,不问也罢,但可见讽刺也还不是“梦呓”,质之黄脸干儿们,不知以为何如? 六月二十八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一日《申报·自由》。 〔2〕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执政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55.html

共找到70,5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