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输血浆30ml/kg,以后每天5ml/kg或隔天10ml/kg,维持至伤口愈合。 (2)冷沉淀物:系从冰冻新鲜血浆中分出,包括原有血浆中3%的血浆蛋白、20%~85%的Ⅷ∶C和大量纤维蛋白原。各药厂产品及剂量不一,用前应详细参阅说明书。...
...纤溶功能亢进或低下是许多疾病的促发因素或是重要的发病环节,纤溶系统的机制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其过程大致为纤溶酶原的激活和抑制及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10~40mm2。 原发性或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时,均可使纤维蛋白板的溶解面积增大...
...凝血酶时间是检测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简便试验。尤其可了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是否含有足够量的纤维蛋白原及其结果是否正常。 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临床应用肝素,或在肝病、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肝素样...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为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的结果。恶性积液的FDP明显高于结核性积液,而后者则高于肝硬化积液。如FDP大于1000mg/L,恶性积液的可能性很大。 阳性:恶性肿癌、严重感染。...
...凝血系统;同时损伤的血管内皮可释放组织因子,激发外源性凝血系统。内、外源泉凝血系统激活的共同后果为循环内生成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即红色血栓,造成血管内凝血。此外,血管内皮广泛损伤使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有利于血小板聚集...
...其中Ⅵ并不存在)。习惯上,前4个凝血因子常分别称为纤维蛋白原(因子Ⅰ).凝血酶(因子Ⅱ).组织因子Ⅲ)和钙离子(因子Ⅳ)。未编号的是激肽释放酶原子的命名及其部分的特点见表3-1。表3-1 血浆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罗数字编号名称生成部位半寿期(h...
...纤溶功能亢进或低下是许多疾病的促发因素或是重要的发病环节,纤溶系统的机制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其过程大致为纤溶酶原的激活和抑制及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原发性或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时,均可使纤维蛋白板的溶解面积增大,其意义与ELT一致...
...作为血小板因子Ⅴ的来源);使用冷沉淀物替补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Ⅷ;使用新鲜冷冻血浆提高因子Ⅴ及其他凝血因子水平,同时也可作为抗凝血酶Ⅲ(可因DIC而减少)的来源。 若能迅速控制DIC的基础疾病,通常肝素并无使用指征。然而当临床表现提示发生血栓...
...转移性肝癌时阳性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反映功能性肝细胞的多少血及尿中氨基酸测定严重肝细胞坏死时增高血中尿素测定严重肝功能不全时降低血氨测定严重肝损伤、肝硬化、肝昏迷时显著增高尿米伦(Millon)反应重症肝炎、肝硬化时阳性(酪氨酸增加)糖代谢...
...凝血酶时间是检测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简便试验。尤其可了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是否含有足够量的纤维蛋白原及其结果是否正常。 16~18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为异常。 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临床应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