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治肺间质纤维化(上)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虽伤正而正仍能抗毒,则毒可被排出体外;正不胜毒则致正伤毒阴阳失衡。若人体正气不足,吸入气毒直接损伤肺络,气毒与邪痰浊互结;或由六淫毒邪内侵,邪毒伤及正气,正气未复,毒邪又入,久之肺络被损,而致肺络痹阻,气机不畅,血运失调,肺失宣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04.html

四损不可正治_《温疫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当此之际,忽又加疫,邪气虽轻,并为难治,以正气先亏,邪气自陷,故谚有云∶伤寒偏死下虚人,正谓此也。盖正气不胜者,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或欲言而不能,感邪虽重,反无胀满痞塞之证...

http://qihuangzhishu.com/826/75.htm

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

http://wenxue360.com/guji/3708.html

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伤寒论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8.html

卷第九 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_《伤寒论》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14.html

药物配伍之同类相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同类相是指将两味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合用,习称为“姐妹药”,如金银花与连翘、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荆芥与防风、桃仁与红花等。 中药的配伍合用是从单味药发展而来的,也是组成方剂的基础,配伍得当可以加强作用,提高疗效,适应复杂的病情。 同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732.html

阴阳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临床上,就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2026.html

春温条三十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舌为心苗,心热则舌焦。斯非大剂凉血破,则斑疹难化。藉犀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元参、连翘、菖蒲、至宝清心,徜得斑红神爽,庶可望治。然亦九死一生之候,若见症如前,而或便闭腹硬,舌黑焦黄,可与凉膈散丁之,俾大便一通,邪热顿祛,则病势霍然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88/4.htm

血崩_《女科切要》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助生发之源,诸甘药为之先务,益胃升阳汤是也。此药人皆认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亦阳生阴长之理也。又人身以谷为宝,药料视其食之多寡而轻重之,毋令药气胜于谷气乃妙耳。如腹痛,加乌药三分,官桂少许。口渴者,加葛根三分。如妇人年老血崩,八物...

http://qihuangzhishu.com/835/10.htm

清肝活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马培之医案》清肝活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马培之医案》:清肝活汤【处方】郁金 青皮 赤芍 桃仁 新绛 泽兰 当归 枳壳 苏梗 瓦楞子 参三七【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闪挫胁痛,凝于络,肋骨肿胀,肝痈,气滞血瘀...

http://zhongyaofangji.com/q/qingganhuoyutang.html

共找到159,6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