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甘辛温,无毒。主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隐疹。(《别录》附。)(原蚕,晚蚕之母蚕也,故名原蚕,在头蚕之前先养数百,出蛾生子,俟头蚕茧后,然后育此子,为二蚕。是原蚕先得桑叶始发之纯情,故去风、清热、续绝之功最大,此砂极少。日华子释原蚕为...
...目录 《千金》蚕奁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蚕奁散【处方】故败篦子1枚,故败梳1枚。【功能主治】山野人有啮虱,在腹生长为虱症。【用法用量】上2物各破为2份,各取1份烧为末,又取1份以水5升,煮取1升,以服前烧末,顿服,斯须出...
...目录 《霍乱论》蚕矢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霍乱论》:蚕矢汤【处方】晚蚕沙15克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12克 陈木瓜9克 川黄连(姜汁炒)9克 制半夏 黄芩(酒炒)通草各3克 焦山栀4.5克 陈吴萸(泡淡)0,9克【功能主治】清热...
...目录 《医林篡要》蝉蚕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林篡要》:蝉蚕散【处方】蝉蜕(去嘴脚,炙)4个,僵蚕(去丝嘴,焙)4条,全蝎(炙,去毒)1钱,茯苓5分,钓藤钩1钱,朱砂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撮口,面目黄赤,舌强唇青...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草 《中药大辞典》蚕茧草 《中华本草》蚕茧草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茧草 【拼音名】Cán Jiǎn Cǎo 【别名】蓼子草、小蓼子草、红蓼子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蚕茧草...
...鸭跖草(跖音只。宋《嘉》补)【释名】鸡舌草(《拾遗》)、碧竹子(同上)淡竹叶(同上)、耳环草(同上)、藏器曰︰鸭跖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时珍曰︰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出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
...毛细血管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血管网状内皮瘤 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有人称之为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 的1.3%~2.4%。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多见于青壮年。本病有遗传倾向。临床症状示肿瘤位置...
...蚕(《本经》中品)【校正】《拾遗》乌烂蚕及茧卤汁,《嘉》蚕蜕,今并为一。【释名】自死者名白僵蚕。时珍曰︰,从,象腆,蚯蚓之名也。蚕病风死,其色屎曰砂,皮曰蜕,瓮曰茧,蛹曰(音龟),蛾曰罗,卵曰KT(音允),蚕初出曰(音苗),蚕纸曰连也。【...
...甘辛温,无毒。微炒用。发明 蚕砂疗风湿之专药。有人病风痹用此,焙熟,绢包熨之。治烂弦风眼,以麻油浸蚕砂二三宿,研细涂患处,过宿即愈。蚕砂置酒坛上泥好,色清味美。然惟晚者为良。早蚕者不堪入药,以饲时火烘,故有毒也。...
...「释名」晚蚕、魏蚕、夏蚕、热蚕。「气味」原蚕沙:甘、辛、温、无毒。雄原蚕蛾:咸、温、有小毒。「主治」雄原蚕蛾:1、阳萎。用蚕蛾二升,去头、翅、足,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如觉药力过猛。服菖蒲酒可以抑制。2、遗精白浊。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