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药肝,老年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hepatic disease)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不同程度的...
... (二)发病机制 疟疾产生的肾损害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可逆性肾损害和慢性进行性肾损害三类。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恶性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0.45%。其发病与急性血管内溶血、血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增高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因素有关。...
...(一)治疗 1.常规治疗 (1)一般治疗:停用致药物性肝病或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是重要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停用有关药物后病情可逐渐减轻或恢复。及时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 (2)药物治疗: ①葡醛内酯(肝泰乐,葡萄糖醛酸...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为免疫机制,药物作为抗原激活免疫反应而影响肾脏,并非药物直接对肾脏产生毒性损害。免疫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两方面。 (1)细胞免疫机制:近年来实验结果表明,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
...血症,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脱水时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体格检查多有淋巴结肿大(15%)、肝大(20%)和脾大(15%),伴有贫血的表现。 肾损害的诊断,首先要确定是否存在巨球蛋白血症;进一步要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良性还是恶性巨球蛋白...
...补体C3下降。 (四)肾活检可确定病变性质和程度。 鉴别 本病应与其它结缔组织病所致的肾损害相鉴别开来: 1、统性红斑狼疮; 2、合性结缔组织病; 3、湿性关节炎等; 4、发性小血管炎、痛风等所致的肾损害。...
...药物性静脉炎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发生在静脉内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是患部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其病变的进展方向与受累静脉的血液循行方向相同,病变的局部红肿疼痛,并可触及伴有压痛的一条索状硬结。 随着静脉穿刺技术的普及及一次性...
...传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 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包括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症。 感染性...
...(一)发病原因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肠道感染、药物或工业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肝硬化时引起肾小球弥漫性硬化病变使肾脏解剖和功能发生异常。 (二)发病机制 肝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ulcer,hu)其发生率为非肝硬化患者的2.5倍。在肝硬化者临床组中其发病率为18.6%尸检组中为17.7%。一、肝源性溃疡的发生机制肝源性溃疡形成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胃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